有没有美德 不是上级说了算
河北新闻网
2010-07-27 00:39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哲人云,距离产生美;今日观之,角度产生“美德”。只是任何单方面、单角度的美德都是可疑的。

 

    广东顺德区区长梁维东24日和人大代表座谈时,有位教师反映去年以来的补课费至今仍未发到手,梁区长接过话茬对“顺德教育界的不良风气”进行了痛批,“顺德教育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东西,那就是大家过分讨论福利,而缺少了激情。”梁区长拿佛山启智学校“学校条件并不好,教师心理压力也大,但学校教师队伍却很稳定”作对比,表示“顺德教育要解决激情问题,不要过分强调福利,抱怨福利还不够好。”(725日《广州日报》)

 

    在一名区长看来,不管条件多艰苦,不管工资补贴拖欠了多久,教师的美德就是低头奉献,不问待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旦讲起了收入问题,补课费问题,就是“不好的东西”,似乎就有辱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领导眼里的教师美德。

 

    无独有偶。就是这两天,我们还看到了学校校长眼里的“美德”———湖南省邵阳县工业职业高级中学,组织女学生身穿统一校服,列队鞠躬欢迎领导视察,该照片引来网友骂声一片。而该校校长刘秋平回应质疑则称,列队鞠躬欢迎领导,这是学生的美德。(724日《华商报》)

 

    “领导眼里出美德”,教师不向领导讨薪要待遇,这就是美德;学生甘做棋子鞠躬迎领导,这就是美德。尽管换一个角度来看,讨要应得待遇,维护自身权益,是一种本分;漠视学生尊严,大搞媚上行动,是一种无耻。遗憾的是,解释权握在“领导”的手里,我们听不到“被美德”者的委屈与抱怨。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理解了“角度”差别,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社会上很多让人纠结的混乱现象:为什么敢于当钉子户的人被舆论奉为英雄,却会被当地领导视为“刁民”;为什么学校不停地教育孩子“诚信善良”,而家长却要教育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为什么有些老百姓通俗乐见的东西会被定性为“恶俗”,而被官方认为的高雅主旋律却不被老百姓接受;为什么富人都希望穷人“安于现状”不要仇富,而穷人则希望富人“乐善好施”不要仇穷……

 

    说来说去,盖因角度不同,对于“美德”“好坏”“对错”的理解也就不同。资本家希望工人不要争福利“安于低工资”;地方政府希望农民不要上访“闹事”能够充分忍耐;老百姓希望官员坦率公开不要贪污腐败……遗憾的是,各自角度之下无法实现价值观念的准确对接与对话,最后造成了这个社会诸多的“拧巴”。

 

    美德应该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而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最基本的是,我们应该对什么是进步的东西、什么是愚昧的东西,形成共识,免得有些人香臭不分,比如把维护权益这种现代公民基本的权利,放置于“教师美德”的后头去。而最关键的是,对于社会美德的解释不能只看权力的大小,官越大就越有美德解释权,最后必然是扭曲的———你说学生鞠躬迎领导是美德,广大学生是不是这样看?你说老师不问待遇是美德,广大教师是不是这么看?单方面、单角度宣扬的美德,注定是可疑的。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