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缴捐款 折射中国慈善之路常梗阻
河北新闻网
2010-08-05 09:27
来源:21世纪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在美国曾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她到了某个基金会提出希望看一下过去一年的全年收支,雇员马上从电脑里打出一大页纸,上面清楚注明了每项收支,甚至包括主管人员的工资支出。每笔钱是从哪里来的,有多少,这些钱又是怎么花出去的……

  在美国这并不新奇,任何一个公民,甚至包括外国人,都可以随时抽查公益慈善机构的财务情况。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一样让公益慈善进一步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但也让很多人感到茫然,究竟捐给谁可靠?这样的茫然,在美国或许没有,但在我们这里却延续至今,或将更久。

  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规定,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的统筹安排使用。而审计署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全国共接收“玉树地震”捐赠款物106.57亿元。其中尚未投入使用的资金有98.43亿元,而中央财政今年拨付的重建专项资金为90亿元。(8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还记得,汶川地震之后,大部分捐款也进入了政府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巨额的善款究竟由谁管才合适,引起各方的争议。经过门户转载,新闻瞬间引爆了网民的热情。不客气的评论有之,理性的分析和建议当然更有建设性,归纳网友和各方评论主要集中于三方面:捐赠不应变成政府的“额外税收”,政府使用地震捐赠缺乏透明程序,应该培育民间组织帮助政府使用捐赠。

  可以假设的是,把捐赠全部交给民间组织支配,无论政府还是所有公众,多半也不会放心。无论政府还是民间组织,在执行能力、财务公开、信息透明方面做得都不够正规和完善。间或曝出的丑闻,更是令大部分民间组织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无论捐赠本身还是使用捐赠,都不是交给民间组织或者政府就完事。谁来使用尚可论证,面对质疑,政府理当自证清白,用透明和公开保证善心善意不被伤害。

  不过,民间组织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是毫无疑问的。长远看,这也是必然之路。一个成熟的社会,不同的民间组织应有不同的宗旨,搞教育的,搞扶贫目的,针对残疾儿童、妇女、老人的……甚至这些机构定位也不同,资金筹集型的,或者操作型的。捐赠人要明确自己想把善款用在哪个方向,然后再去选择最合适的民间组织;捐赠之后还要保证捐赠人的知情权,以确保捐赠达到效果。但这些都是海市蜃楼,大部分捐赠也就毫无意外地流向了政府。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大部分捐赠流向政府和民间组织“不会花钱”,甚至生存都是问题,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因为培育、壮大和规范民间组织,必然牵涉民间组织本身遇到的法规困境;解决政府捐赠使用透明问题,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和政治治理。更不可回避的是,政府对民间组织不放心和民众对政府有质疑一样存在。只要涉及到钱的地方必然与权力产生联系,无论政府来做还是民间组织来做,都可能产生腐败。

  但小政府大社会是我们必然的追求,所谓“大社会”说的就是民间组织成为公民社会的中流砥柱。现实种种不容乐观的现状是隐忧,时不时刺激公众神经,但正视这些忧虑,并破除这些荆棘,是政府和立法者当谋更当早谋之事。地震捐赠或是最好的契机,顺势借力,必将深刻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