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梁:“饭”出来的豪华袈裟
河北新闻网
2010-11-15 15: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当年,辽军挥师南下,直入后晋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帝”石重贵奉表投降。《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六》里说,这一年“雨雪连旬”,“出帝”与太后迎接耶律德光于封丘门外,辽帝死摆架子,坚辞不见,让他们住在封禅寺,还派崔廷勋带领士兵看守着。“是时,外无供亿,上下冻馁”。太后让人对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悯耶?”僧辞以辽帝之意难测,不敢献。

    太后对以往的“饭僧”之善举,耿耿于怀,大概也是出于“冻馁”之无奈,倒不是硬要“唤醒”和尚的记忆,却不知道和尚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也有些“识时务”的政治智慧,也有些过河拆桥的坏毛病。故而,所有硬要对方“感恩”的言行,历史都已严酷地证明其荒谬可笑。

    所谓“饭僧”的成本,原本应该是很低的——唐代诗人王维在《饭覆釜山僧》里云:“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故而依堂堂太后之显贵,“饭僧数万”,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

    在勤劳的中国老百姓的词典里,“不劳而获”,即使“获”得非常轻微,也是相当卑贱的行为,因此,僧人吃施舍之食,起初都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北宋元丰年间,湖南长沙的民风质朴,“未知饭僧供佛之利”。有个禅师“作大会以诱之”。一番动人心弦的蛊惑之后,“荆湖之民向仰之笃,波及蛮俗”。“饭僧”,在那个时候,也是一种时髦。“饭”来“饭”去,“饭”到后来之今朝,有些和尚越来越忽视日常的道德修持和反省,转而满足于世俗生活的享乐,前卫得不得了,阔气得了不得。譬如少林寺某某方丈“价值16万余元的‘云锦真金八吉祥宝莲纹妆花缎袈裟’事件”。16万人民币绣出来的一件“花团锦簇”,难道不比“饭僧数万”更为排场?

    还有更厉害的,福建省宁德市的华严寺要求南京的一家研究所复制一件明代袈裟,费用竟高达55万元。据《东南快报》报道,袈裟复制的所需费用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你看看,政府又要心甘情愿地当冤大头了。

    这样豪华的袈裟,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西游记》里的“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的“小雷音寺”,很难说它与真正的雷音寺没有一点关联,小雷音寺里的黄眉大王就是弥勒佛面前专司击磬的黄眉童子。面对“异样”,还是孙行者有眼力——“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 .

    最近,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个人名义向南京市政府捐款10亿元,用于金陵大报恩寺重建,成为中国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款(《新京报》2010年11月9日)。而偏偏有明眼人以为媒体的表述有“指鹿为马”等等的问题,有个网络调查,其中59.6%的人认为“捐钱捐物修建宗教场所本质上还是对宗教本质的布施,与慈善无关”。

    被“饭”惯了的僧侣,为人家干脆利索地把感恩的心意灌注在各个方面,香烛燎绕中,微笑捻币,心安理得。主题鲜明得跃过铺垫,根本不需要任何衬托和装饰。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曾经发行过一种赎罪券,教士们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教士的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你的灵魂就升入了天堂。现在,观察挤在杭州灵隐寺门口争着烧头把香的信男信女,他们交过多少类似“赎罪券”的“公款”?天晓得。还有些是号称“坚信马列,不信菩萨”的共产党员,嘴上说的和大脑里想的,完全不同的两套思维模式。像毛泽东同志所鄙视的那样—“两样货色具备,各有各的用处”。贵为“藩侯”,孜孜事佛却贪污腐化,不关心下岗工人的饱饥、大学生就业,而热衷于愈演愈烈的高级的“饭僧”,这到底是在“赎罪”,还是在犯罪?

  (上海 茅家梁)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