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郑承镇,济南的道德良心
河北新闻网
2010-11-18 14: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这些天以来,无数的济南人,为郑承镇这样一个普通老人的去世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我们也许想不起来,还有哪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离世,值得一个城市这样为他哀悼。

    1996年,我当时在《山东青年报》做新闻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他自动收养流浪儿的事情。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个值得我采访的人物。几经打听,我去了他租借的房屋。无法想象,在济南,在我们的省城,居然有这样的一个场所,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老人,一直主动在城市的角落里搜索被遗弃的流浪孩子,把他们领回家,除了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之外,还供他们读书。而这个老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是自己捡拾废品。

    我连夜赶出了新闻稿,次日的报纸以头版一个整版的篇幅发出了我的报道。接着,山东电视台为了一个专题《父亲》,把郑承镇请到了演播室,希望他能够说一些话,说说自己是靠什么动力产生了这样的义举。

    我很清楚地记得,老郑一脸无奈,他什么也说不出。

    其实,我内心里清楚,驱使他这样做的,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良心,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人性情怀。

    在节目录制现场,我们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人性光芒所感动。我记忆犹新的是,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隧良先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动,突然离开座位,走到老郑的对面,深深鞠了一个躬,他说:我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名义向你致敬!你做到了我们大家没有做到的,你做到了我们的政府没有做到的,你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良知。

    这些年以来,我虽然离开了新闻单位,但是,我始终没有停止对老郑的关注,我知道他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但是,让我惊喜的是,老郑没有因为获得了荣誉而想着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他始终把搜寻流浪儿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流浪孩子的寻找。他把一个个孩子送进学校,送进大学,然后又开始了不断的寻找。

    “有人说,他收养那些孩子是为了挣低保金。每个孩子每个月都有政府补助,他把这些钱扣下来,给孩子们的生活费很少。”有人这样怀疑过郑承镇的动机。

    “老郑喜欢炒作自己,他在用这种方式获得社会地位或名声。你看,确实有很多媒体报道他。”也有人这样猜测老郑。

    我们不能不这样认为,这样怀疑老郑的人,其内心是多么龌龊。老郑一干就是23年,从1987年到现在,捡回来的孩子已经达400多个。为了收养这些孩子,他先后失去了两份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因为捡垃圾的钱不够维持他和孩子们的生活,他还多次卖过血!

    老人走了,一个城市为他悲痛,整个城市为他哀悼,400多个孩子呼喊着“郑爸爸”的哭声让所有的人也都在思考:一个老郑走了,我们这个城市再有流浪的孩子,哪里是他们温暖的家园?

    当我们的城市楼层逐年攀高的时候,当我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指标也要提高,那是我们这个城市的道德良心,是我们每一人的人性情怀。

  (济南 鲁先圣)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