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草:民意民智是车改的“方向盘”
河北新闻网
2010-11-23 10:5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公车改革十多年,走了很多弯路,花费了很多“油费”,始终未找到一条适合国情、卓有成效的道路。有的是贴上“车贴”标签,或打上“车补”补丁,被疑为“制度创薪”,变相增加领导干部福利;或迫于舆论压力,或基于“工作需要”,眼下一些地方的车改要么“夭折”,要么已经“开倒车”,恢复原样。还有的是给公车贴上标识,这更令人担心,公车标识有可能成为“特权车”新标签,那些本不是特权车的公车就会搭特权车的便车,进而充当特权车。公车改革处于焦灼期、困惑期、迷茫期。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无疑是一个风向标,对地方车改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所谓“上行下效”。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更加慎重。车改,一直以来,都是官智的“孤军奋战”,坐在官车上思考车改之策,难免会“屁股指挥脑袋”。整个过程,少见有民意民智当“参谋”。公车坐的是“公家人”,但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在公车改革上,公众最有话语权。车改是众望所归,也是民心所向,为何车改不能听一听民众的意见呢?有人早就指出:民意民智是车改的“方向盘”。

    公车改革考量政府睿智,尤其讲究科学决策。为此,公车改革首先要贴上“民意”标签,印上“民智”印花。之前与时下一些缺少民意民智的“公车改革”,除了延续“制度创薪”这条道外,别无他途。这就脱不了“以改革之名,谋福利之实”的干系。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民众参与改革已是时代最强音,民众充分参与医改、教改及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都将民意民智摆在重要位置。公车改革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地方性车改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以及今后地方公车改革,都要让民意民智“上座”。

    公车改革,制度驱动,更需民意“给力”。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车改需要制度驱动,与此同时,更需民意民智“给力”。民智的可贵之处,在于启发官智,在于给官智“导航”,在于给官智“加油”。鉴于此,公车改革不妨进行更为全面、充分的论证,广听民意,广纳民智,甚至不需要等到改革方案初稿(或草案)形成,就可以先行征求意见。如果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自始至终让民意民智把持“方向”,不仅可以少走弯路,避免浪费改革资源,而且在民众参与改革上开了先河。

   (安徽巢湖 冬雪草)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