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光:土地财政,一条没有尽头的利益链条
河北新闻网
2011-01-12 10: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1月7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2、7万亿,同比增加超过70%,占全年10万亿财政收入的27%。(《中国青年报》 2011年1月9日)

    民间一片热吼,如此庞大的收入怎么能“公开的不要,阴悄悄的花掉”呢?连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发出慨叹:“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矛盾突出,土地出让制度亟待进一步改革完善”。

    从名义上的体制权力看,徐绍史应该是国有土地的“总管家”、“土地神”。以总理为代表的国务院一直执行的是史上“最严厉的土地政策”,如何卖地财政任象一匹脱缰的野马,连创新高?

    因为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官僚的一条既得利益链条。

    以前有不少人揭露,地方政府热衷卖地,是因为地方财政困难,要想完成庞大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唯一的出路就是卖地攒钱,以钱建房,拉动地方GDP,增加政绩筹码,官员步步高升。几年前著名的嘉禾拆迁案的主角李大伦就是一个典型。他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在上司面前显露个人“才干”,不惜上大项目、搞大规模,甚至不顾民众死活搞大拆大建。“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光听这句恶狠狠的口号,就可以想见,李大伦政绩欲望的疯狂。

    其实,大量的事实说明,政绩、形象仅仅只是官员热衷土地财政的一个表象。一些地方官员热衷土地的真正原因就是通过土地的规划、转让以及土地用途的变更,房地产开发获取大量的灰色收入,中饱私囊。象上文提到的那个李大伦,就曾插手土地出让、工程立项、工程承包收受贿赂1700余万元;上海市土地元老殷国元、陈士杰两人利用土地贪腐数千万元,甚至牵连到原政治局委员陈良宇;还有很多很多……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成为政府部门众官员互相默契、各取所需的“金银钱窖”、“贪腐源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民众不得不陷高房价的苦海中挣扎,为官员的贪腐买单。

    (湖北黄石 汪红光)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