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解救乞讨儿童,“爱”才能“回家”
河北新闻网
2011-02-09 09: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春节前夕,一则题为《让爱回家》的广告在网上热播。这甚至不是一则公益广告,但因它商业外衣下裹挟了一个颇具人文味的内核,就轻易感染无数游子,互联网上下顿时产生了强烈广泛的情感共鸣。

    无独有偶,同样在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尤其是微博上,另一种意义上的“让爱回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这次不是商业广告,而是纯自发的网上网下民间官方联动跟进的公益行动。

    不过这次需要回家的“爱”,不是广告里凝聚着乡愁的对家对父母之“爱”,而是社会大众对流浪在外沿街行乞的孩子的“爱”,此爱如能归巢,乞讨的梦魇才能彻底消弭。

    此次活动源自于知名学者于建嵘的一条微博,随后“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线上活动引起强烈反响,众多爱心人士走上街头,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乞讨儿童的线索。于建嵘表示,希望能从网络互动中产生行动。(2月8日《南方都市报》)

    互动还在继续,而行动已然成形。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手韩红在微博中表示,将在之后的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严厉打击和惩罚拐卖儿童案”的提案,同时公安部打拐办主任上网跟踪线索和信息,并进行部署核查。

    几乎就在“微博打拐”热火朝天的同时,还能在网站显著位置看到“安徽阜阳拐卖虐待儿童成风 硫酸烧脸毒打致残”的新闻,说的是阜阳宫小村及其附近地区在当地是出名的长期大规模拐卖儿童逼迫儿童乞讨据点。有关人士称宫小村的残疾童丐足迹遍全国,童丐如果“业绩”不佳,还要遭毒打。一些人甚至把孩子手脚、脸部割伤,用泼硫酸烧脸,以博人同情。善良的人们可能只愿这令人发指的一幕仅存于宝莱坞大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可有时生活的残酷,总超乎人们接受力。

    对照着这些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酷烈场景,就更能理解一条“打拐微博”何以引起如此震动,引来如许的热心参与。央视报道后,于建嵘在微博上补充道:我们不只要解救被拐的乞讨儿童,还要解救由亲人带着乞讨的儿童。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国家和社会要给他们特别保护。对生活确有困难者,除民政外,还要动员先富起来的人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解救所有乞讨儿童,才能真正“让爱回家”。但,这谈何容易。前不久,“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创办人张宝艳获“央视十年法治人物”称号,从她的故事中,就可窥见“打拐寻亲”之艰辛。更何况,除了法律意义上的被不法分子控制的行乞,还有一些乞讨行为反映的是社会问题乃至心理问题。去年初,中青报曾报道过一个被称“中国第一乞丐村”的甘肃省岷县小寨村的自救故事。

    “别跪了,站起来”,这是当时小寨村的救赎之路。可仅仅是为这个被轻易污名化妖魔化的村庄正名,都显得十分艰难,更别说解决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极为有限的矛盾冲突了。媒体人彭远文在微博上也说,十年前当他看到带着孩子乞讨的多为某地人时,很是愤怒,但后来亲自去了那个极贫的地方后,看到人们长年断粮,房子四面透风时,也不禁生出“乞讨之意”。他说贫穷带来的是一系列改变,包括行为模式、价值观等等,要改过来既非一日之功,亦非单纯金钱救助所能奏效。

    诸如此类的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某些地方季节性迁徙乞讨流动背后的合理性之一。地域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制造了流动所需的不平衡,在文化层面表现出来,就是某种行为的惯性。矛盾性显而易见,那些行乞者或行乞重灾区:他们既满腹委屈,又无可奈何;既民风淳朴,又道德崩溃、秩序失范。在此背景下,一些正常收入者特别是城里人所忽视的那些“边角料”,对他们而言都意味着莫名的诱惑,人的尊严很容易就被打败。

    所以在实现于建嵘所说的“一个很大的成果是全社会都树立起一个基本观念:看到14岁以下的乞讨儿童都可以报警”时,上述的客观存在的几对矛盾该如何致力消弭?假如此题不解,则行乞难题未必能破,有些爱还是难以归家,只能选择沿街流浪。

  (成都 李晓亮)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