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哲:严控关键在于“公开透明”
河北新闻网
2011-02-14 15: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财政部、外交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规范管理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全面控制国际会议规模和总量;不得擅自对外承诺提供任何免费服务;不得举办或承办无实质内容的国际会议;不得攀比会议代表规格;不发会议纪念品,不组织公款游览、参观等。(2月13日重庆晨报)

    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严格控制在华国际会议规模的通知,其出发点在于节约社会成本、降低会务开支,最终引导不良会风的转变等。但在如何落实上述通知规定上,笔者以为离不开真正的“公开与透明”。政务或会议的公开透明,最主要的方面是成本的公开与透明,而公开和透明的程序早就被人普遍认为是节约成本、预防腐败的“利器”。

    被媒体和公众称为“中国第一个裸账乡”的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自去年3月在网上公开公业务费开支细目以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据报道称,去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初尝“螃蟹”鲜味的白庙乡政府公布了3月份公务开支。公务费开支金额合计为14216元,其中招待费596元,仅占比4.2%,同1月份的5425元相比,下降了近90%。这就是“公开”的威力。国内会议和政务开支如此,国际性会议和政务开支同样如此。让任何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会议开支、使用情况、各类支出项目,完全裸露在公众和媒体面前,那些打着会议的名头却大手大脚“奉送”纳税人钱财的地方官员,他们还敢吗?那些以开会为名义来国内“骗吃骗喝”的“国际友人”,他们还敢涎着脸肆无忌惮地“拿”和“吃”吗?道理不言自明。

    任何一个制度都是精心设计的,但执行与否和是否执行到位的关键还在于配套性的外部监督。这个外部监督,就必须引进可以让“阳光”照的到的“公开与透明”的方式。历史和实践无不证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些地方政府也知道这个道理,却不怎么希望阳光照进来。2008年11月,辽宁沈阳市民温洪祥递交了一份申请表,要求该市财政局、审计局和政务公开办等部门,公开政府招待费等财务账目。市政务公开办相关负责人说,公开政府招待费,“国内还没有先例,政府部门财务信息又极其敏感,难度极大”。所以啊,有些事情并不是官员不知道怎么做,而是有抵触情绪不想去按照最理想、最科学的模式去做。

    解决两部委的联合通知的落实问题,让被人诟病的国际会议的浪费无序现状彻底改观,首先要地方官员转变观念。而降低会议规模,不让政府“当冤大头”、减少资源耗费的最科学方式就是开出阳光照射下的一个个“裸帐”。其次,如果地方官员执行不好、不敢公开,自已的“左手不愿意打右手”,那么,上级部门就不应视若无睹。

  (石家庄 毕晓哲)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