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让人失望
河北新闻网
2011-03-10 10:11
来源: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3月8日《信息时报》)

    王平委员的作为博物馆的馆长,很可能更看重的是所谓每一种独特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的根性,所以,她对每一次农民牧民进城都有非常痛切的感受,她所举出的八九十岁的农民爷爷根据看天就能知道下雨与收成的例子,也恰好验证了伟人的论断“卑贱者最聪明”。从文化角度看,目前所推展的城镇化,无疑在大面积导致清新健康自然淳朴的农业文化和开放包容互利共享的社区精神的消失。概而言之,这的确值得推土机打夯机搅拌机轰隆隆巨响的各地区深入思考:如何在物质的丰饶之外,保留独特文化,青山绿水,以及把酒话桑麻、大家齐生产的田野景象。

    王平委员的农村大学生不该被鼓励进城上大学,基于农村大学生不回到家乡就职属于悲剧的判断。这种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对乡村而言,少了智力和视野上融入现代化的机会;对城市而言,岂不是又多了些底层挣扎的求职者?而要仔细追究现象,应该说农村大学生的不回去的主动选择要远远大于农村现实本身的回不去的客观障碍。对乡村而言,知识、信息和携带着这些的人才(包括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文艺骨干等等)都是急缺的,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地出台类似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而很多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已经被浮躁的风气所浸染,对个人名利和享受的追逐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感恩意识和反哺习俗。而且,越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越容易从大城市里首先学到的是对农村生态的唾弃和鄙夷。在此,按照王平委员的逻辑,需要反思的应该是城市里的高教部门,是如何把我们淳朴厚道的农家子弟教导的没有一点乡土亲缘意识的。

    从国计民生的长远看,大量的农村子弟需要接受低成本高质量的智力培养,而决不能因为后者可能的不回乡和不好过而放弃教育为本的基本选择。至于西方社会富人在乡村和穷人在城市的引述,似乎也更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调整收入分配的主要反面教材,而非其他。王平委员想要拒斥同质化扁平化粗暴花的城镇化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其猛然间提出的解决方案却非高招。一旦真动这脑子,下一代之间的智力和文化影响力比如差距悬殊,恐怕城乡协调、地区平衡就只能留在遥远的未来了。此种思路,用来建言献策、参政议政,除非难言之隐多多,否则,就只能以悲剧视之了。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