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恐慌比灾难还可怕
河北新闻网
2011-03-20 11:59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不但引发了地理震荡,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震荡。与“地理震波”相比,“心理震波”的影响范围甚至超出了日本本土,一种恐慌情绪迅速向其他国家蔓延。日本核电站事故刚刚发生,远隔重洋的一些国家的民众就陷入了恐慌状态,似乎辐射马上就要到来。因为担心核泄漏,不少人急急忙忙地抢购碘片,最近,我国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抢盐潮”。

    必须承认,恐慌是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但是,无谓的恐慌,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行为。无谓的恐慌有时比灾难本身还可怕,因为它会带来意料不到的麻烦。无谓恐慌引发混乱的例子并不鲜见,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风声鹤唳”。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当时东晋只有8万人迎战,尽管实力悬殊,东晋最终却取得了胜利。苻坚大军之所以溃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恐慌情绪在队伍中蔓延,以至于士兵听到风声和鹤鸣声,都以为晋军追来了。前不久,江苏响水县因为爆炸谣言引发恐慌,上演了数万人大逃亡的现象,混乱中4人死亡。无谓恐慌引发混乱的教训应当汲取。如果我们因为无谓的恐慌搅乱了自己,实在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在信息时代,恐慌情绪的蔓延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也应当比任何时代都应引起警觉。

    防止无谓的恐慌,负责任的公民不应传播谣言。谣言是自然灾难的伴生物,也是恐慌情绪的源头。每逢自然灾难,五花八门的谣言往往就会出现,对这些谣言,我们不应轻信、更不应传播。在今天,一按手机键,一条短信就发出去了;简单进行复制、粘贴,帖子就会在网上传播。信息传播越是便捷,作为负责任的公民,越应审慎对待自己传播的每一条信息。

    防止无谓的恐慌,专家要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恐慌与无知有关。就拿服用碘盐防辐射来讲,成人需1次摄入碘盐6斤才能防辐射,但这已远超人体承受极限。专家应及时向公众讲解科学常识,防止一些人的盲从。

    防止无谓的恐慌,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众的恐慌情绪,有时来自信息不透明。不恐慌的前提是知道真实的信息。权威信息渠道越通畅,猜测与恐慌就越少。面对灾难,政府部门应当及时站出来,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比如,针对“盐荒”恐慌,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碘盐的储备情况,就有利于平息抢购潮。

    抛却无谓的恐慌,积极防范各种风险,这正是现代公民面对灾难时应有的理性态度。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