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一个热词叫 收集民意
河北新闻网
2011-03-22 12:37
来源:杂文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近来有一个热词叫“收集民意”。

    “收集民意”,意思是说,民意稀缺,表达不显,下力觅寻,以求一得。打个比方:民意就像原生态民歌,散失于乡野,需要翻山越岭去搜救;民意就像古董,久落于家族,需要走街串巷去挖宝;民意就像矿藏,深埋于地下,需要开山破土去挖掘。

    实际情况是这样么?恰恰相反。

    拒绝民意,行道官场。民意已经如洪,一些“公仆”视而不见;民意已经如雷,一些官员充耳不闻;民意之笺如雪片般已经飘落到了一些领导的案头上,垃圾一扫了之。这究竟属于“收集民意”,还是归结拒绝民意?恐怕不难判断甚至不用判断,明摆着。

    实践是条试金石。还是让实践来说话吧!

    当前,是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是官方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科学结论,是任何粉饰现实描画政绩的官员不能也不敢否认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场拒收民意。如果民意表达渠道畅通,如果领导了解民意,尊重民意,顺应民意,解决问题,能够出现这么众多的这么繁乱的这么突出的这么显性的社会矛盾么?能够出现这么一个时期么?

    人民来信来访,是革命传统光荣传统,是“收集民意”的有效且高效的途径。信访制度,是干群联系的桥梁。为此,国家还制定了信访条例之类。然而,现今有的地方,视信访如洪水猛兽。对上访的人民群众,围追堵截,甚至把上访人员关入黑色保安公司的黑色班房,非法拘禁。信访量降,成了考核官员和官场政绩的指标。这不是拒收民意是什么?难道还是“收集民意”?

    群体事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高频率词语。为什么会把那些个体矛盾积累成为群体矛盾?为什么会把那些群体矛盾激化成为群体事件?第一原因,就是民意受阻,有关部门拒收民意。民意是河,河道堵塞,河就要漫堤决口。这个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可惜,一些官员却不明白,或者本来明白却心存侥幸,在那里闭上眼睛歪着脑袋横堵河道拒收民意。

    百姓自焚,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现象。然而,百姓自焚,近年来却连连出现。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能说明,民意已经换来官僚的恶意,民情已经换来官僚的无情。这,比官员拒收民意更上一层楼。

    ……

    拒收民意之实践,举不胜举。不仅如上,就连那些重大决策失误无可挽回损失遗患子孙万代之类,莫不是拒收民意之恶果。

    聪明的将领,常常把屡战屡败的现实写成屡败屡战的檄文。把拒收民意甚至践踏民意换成“收集民意”的人们,看来,也属于聪明人之列。不过,这类聪明,于事无补。

    当前,民意表达四处喷射,还用得着去“收集”么?当前的严重问题是官僚们对于送上门来的民意拒收。只要不拒收民意,保证民意盆满钵盈。

    拒收民意的现实,“收集民意”的舆论,调门高得有点儿离谱了。  孙焕英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