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的本质还应回归公民教育
河北新闻网
2011-03-30 00:00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农村留守女孩教育更是问题

    芙蓉姐姐的畸形作秀、有女孩减肥致死、个别女大学生“傍大款”“当三陪”……这些种种情况,在一些专家看来都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败笔。为此,广东将进行试点,从中小学女生开始女性教育。(3月29日《广州日报》)

    专家罗列的这些女性生活的情态,相信在很多人心中,也都会觉得有点“病态”。至于“傍大款”“当三陪”之类的现象,无疑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隐痛。

    如果还要列举,一定可以再找出很多的女性“问题”。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思想驱使,这些令人遗憾的现象,自然能够说明在中小学阶段有必要对女性进行教育。但我觉得,女性教育的本质必须是公民教育。特别是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如果能够真正革除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如果能够真正通过公民教育让每个人都拥有独立人格,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女性教育缺失与败笔。

    在我看来,不必过度以性别思维来看待女性“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在女性人群中有芙蓉姐姐与凤姐这样作秀者横空出世,回过头看看,难道在男性人群中就没有此类价值偏失的人吗?

    回过头来看广东即将试点的女性教育,相关人士的观念其实仍然显得狭隘逼仄。比如,强调“当代女性教育必须突出和强化‘四自’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在我看来,不论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还是“创新”、“和谐”这样陈词老调,都是教育常用语,用它来界定女性教育,既不具象,也很不创新,只会给人很空泛的感觉。不能勇敢面对应试教育的体制弊端,不能勇敢主张公民教育的独立精神,再去过多奢谈女性教育,最后的结果注定是虚妄的。

    更何况,教育的事情也并不是要简单地对学生按性别进行区分,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强调性别平等,强调人格平等,强调精神自由,更应该成为教育的普遍追求。现实之中出现种种诸如“傍大款”“当三陪”之类的女性问题,当然是女性人格尊严沦丧的表现。但让她们失去人格尊严的,从来也不只是因为缺乏单纯的女性教育,要知道,应试教育太过功利化,不仅仅让学生体力和脑力的过度透支,同时还带来权利与尊严的丧失。而这一切,最近都势必要让她们以未来来承担。

    悲哀的是,现在很多学生根本不懂得尊重起码的常识,只知道迷信所谓的空头理论。由于缺乏独立自醒的精神,他们轻易就会被所谓的“权威因素”蒙蔽。如果不能通过公民教育真正树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不能让个体在人格尊严与权利责任面前真正站起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们就一定会感觉到十分茫然,进而演绎出种种有悖人性与伦理的怪异现象来。

    说到底,那些女性“问题”就是人性问题,就是价值认知问题,而不是性别问题。如果非要开辟专门的女性教育,那么,其本质也必须是公民教育,也只有公民精神与公共责任,才能让女性不至于陷于过多现实迷失之中。           (单士兵)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