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清介:同学情构建的一座道德丰碑
河北新闻网
2011-04-03 22: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这篇通讯,就是铁打的汉子读后也要流眼泪。保定市承德县下板城镇乌龙矶村66岁的老汉李维贺,15年前一连两年被病魔夺走两个成年的儿子。小儿子李宝元的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全体大学生,约定“老人在世一天,我们就得管一天”,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不定时给老人汇生活费,少的100元,多的1000元,到今年已坚持15年了。(4月2日 燕赵都市报)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了帮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妇尽快卖掉扇子,便在扇子上题字,人们一见扇上有王羲之写的字,一下子把扇子抢购精光;南朝时的五经博士严植之,路见一个病人,把他接回家并用一年时间给他治好病,病人愿意终身为奴,严植之婉言拒绝,送他钱和干粮让他去谋生。这两个故事一直以来为人津津乐道。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同学们与王羲之、严植之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用当代形容最高道德的话来说,他们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不同的是,河北农业大学这些同学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不独亲其亲”的优秀传统,也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认为人最优秀的七种品格“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中的六种。唯有忠于人民、孝敬父母、讲兄弟同学情义、为人温良、对长辈恭敬等品行,才使得他们不管在国内的还是在国外的、不管本身生活如何的窘迫,十五年来,人人信守共同约定,不定时不定量给两位无亲无故的老人寄生活费,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是一个雷锋式的集体。

    这个班的同学,应该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却有相同的美德,这说明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人民的仁爱之心。这个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小学、中学,但都有相同的道德品质,这证明很多中小学历来十分注意德育教育,这班同学用他们的集体行动表明他们所在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尤为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作为这班同学的大学母校河北农业大学,在德育教育方面不但和中小学保持连贯性,而且还有更高明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已成年的大学生保持了从中小学带来的高尚品德,而且让他们的高尚品德更臻完善。

  这个班的全体大学生从呱呱来到人间、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到十五年如一日信守诺言,他们在社会上已生活了近四十年了,这些年来,社会上多种思想、多种人生观价值观、多种文化或培养或拉拢着他们,但他们不为混乱的思想、价值观和不良文化所诱惑,始终保持着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着中华民族最高道德境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证明社会教育威力无比。同等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使这个班的大学生人人成为社会的精英、社会的楷模,面对他们,那些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们不知有何感想?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全体同学,为社会树起了一座道德里程碑。

  (广西 甘清介)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