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杨阳:不可忽视真情故事背后的“辛酸”意味
河北新闻网
2011-04-11 10: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细雨蒙蒙,杨柳返青,北方的春天仍有些许寒意。一个发生在河北农大的真实故事却让每一个听说它的人都倍感温暖:为了一个共同的约定,河北农业大学93(01)班的26名学生默默关心资助病逝同学的父母15年,用他们不平凡的行动唱响了一曲“世间大爱”的动人旋律。(4月6日《中国教育报》)

    长期关注时事,如果放在以往,会对类似于“真情故事”的新闻一眼而过。不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太多,而是因为其“质量”太差——正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诸如“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对于公众神经、社会道德的刺激太深、太狠,从而使得所谓的“真情故事”也变成了一些稀松平常、甚至连真情也注了水的老桥段。一群没有什么慈善经济能力的青年,能够十五年如一日地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学父母,出现在现实背景中,无疑将“真情故事”的意义大大地深化了一层。

    但是,在感动于这个“真情故事”,在“老人摔倒不敢扶”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掘这个故事新的警醒意义的同时,不可忽视这个真情故事背后的“辛酸”意味。

    首先,社会养老问题再次被摆到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尤其是在这个真情故事中,社会养老似乎更加迫切。90年代的农村里,一个普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基本就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而这个大学生的离去,无疑使得整个家庭的物质投资都付之东流。再加上其他变故的雪上加霜,在物质上,二老无疑一下子跌进了“赤贫”圈子,而在精神上,更是完全断绝了希望。这个时候,社会养老去了哪里?能够看到的是河北农业大学93(01)班26名学生的拳拳爱心,看不到的,则是更多中老年父母因为失去大学生子女后的悲伤与无助。

    其次,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社会救助在心理援助方面的失位。“心理干预”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汶川地震后。自然灾害过后,亲历灾难的群众心理上难免产生阴影,进而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有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干预,必不可少,但是,发生个体身上的巨大灾害,又有谁来关注?尤其是在城市人际交往比较淡漠,“哀莫大于心死”的悲惨就难免时常演绎。

    再者,那些慈善机构和社会救助团体有没有在此事中发挥作用?而农村低保有没有及时跟进?在传播这个真情故事,树立社会道德典型的同时,实在有必要问问这些事情。毕竟,爱心只能是辅助性的,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体制性的东西发挥作用。

    “十五年坚守的约定”,不夸张地说,他们坚守的不是爱心约定,而是社会道德节节败退的底线。传送这么一个爱心故事,学习这么一种大爱精神既是众望所归也是大势所趋,而通过制度的改善,一点点补上真情故事背后的制度空缺,更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哈尔滨 郭杨阳)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