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洪洋:“养鱼执法”比“钓鱼执法”更可怕
河北新闻网
2011-04-22 10: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4月19日《钱江晚报》报道,某县质监局一位食品审查员向记者反映基层监管问题: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所以,执法中即使发现造假也不能罚死,罚太狠了,下年找谁收钱去?

    一年多前,上海浦东发生轰动全国的“钓鱼执法”,今天又有“养鱼执法”。而且,“养鱼执法”比“钓鱼执法”更可怕,更可恨。“钓鱼执法”固然存在严重的程序瑕疵,与法治精神相背悖,但至少被执法部门钓到的“鱼”本身或多或少存在着违法乱纪现象(黑车非法营运),“官”与“贼”的界线尚存,而“养鱼执法”,两者的界线已经模糊。

    执法部门把违法者当成“鱼”,要想源源不断有鱼吃,就必须放水养鱼,不能赶尽杀绝,个中存在如此简单、直接的利益链条,“食鱼者”怎么可能竭泽而渔呢?怎么可能视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如眼中钉呢?即使不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至少也会睁眼闭眼,把“鱼”养大养肥。执法者从违法者身上获利,结成利益共同体,伤害了国家司法体制,背悖了政治伦理,为法治社会所不容。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来说,执法者从违法者身上获利,更是对公众的健康、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可以说,执法者对食品生产违法犯罪的每一次纵容,都是对公众的一次犯罪。

    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形势严峻,几乎到了食无可吃的地步,照这种态势发展,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公众的幸福感从何而来?食品安全乱象丛生,几乎看不到事前监管动作,体制力量几乎都是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才有所反应,消防队式救赎。体制上存在法规不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原因已经损害了执行力,而执法经济的存在更是雪上加霜,让仅存的一点力量化为乌有。

    一方面,中国行政成本全球最重,“三公消费”每年数以千亿计,公款吃喝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公共财政却拿不出钱来供养执法人员,要他们自己去“觅食”,自生自灭。执法权便在利益的诱导下越行越偏,越行越远,使监管领域出现“索马里化”。食品安全,从道德到法律,从体制到行政,千头万绪,河山有待重整。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监管体制,更加明晰的监管责任,更有力的惩诫体系,加大事前监督力度……是摆在管理者面前长期的任务。但目前更为要紧的是,破除执法经济,切断执法者与违法者的利益脐带,摆正执法者的位置,再辅以其他手段,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管治。

    执法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维度。从这个角度审视,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对任何“执法为利”的执法经济说“不”。

  (广州 练洪洋)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