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静心之功 心定智慧生
河北新闻网
2011-04-24 11:59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一位领导干部在分析青年干部思想现状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对青年干部而言,浮躁最可怕,心静最可贵!

    浮躁是做人做事的大敌。浮躁从何而来?一因急功近利,二因好大喜功。浮躁的结果如何?有人总结说: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难有成就,郁闷经常。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解决浮躁问题,就必须常修静心之功。

    静心正视差距。戒浮躁,就要静下心来,清醒地认识和把持自己,挡住外界纷然而至的诱惑。一些人盲目攀比,看到别人的成功就眼红,却从不问别人成功背后的艰辛。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吃苦不比别人少,而成果却不如人。实际上,别人能够做到的,不是说这些人就一定不行,但要赶上别人甚至超过别人,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远离浮躁。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立足现实,确定目标,制定措施,付诸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因此,那些在别人的成功面前心理失衡、坐卧不宁的人,应该下定决心反求诸己、勤于耕耘。

    静心干好事业。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窍门”书、“秘诀”书不少,似乎掌握了这些东西,不用费什么气力,就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种误导,也助长了某些人的投机取巧心理,使他们不肯或不屑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而是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我们的事业是由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如果陷于浮躁状态,好大喜功而又不干实事,急于求成而又吝惜气力,总盼着“一锄头刨出个金娃娃”,甚至“天上掉下馅饼来”,怎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庄严使命?

    静心看待名利。浮躁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名利思想作祟、思想修养缺失。一个人整天追名逐利,欲壑难填,哪里还能专心致志地干工作?恩格斯在谈到理论研究工作时,曾告诫人们说:“即使在一个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需要多年潜心研究的事情。”做学问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著精神,做其他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对待名利,要保持一种心若止水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毕竟“当官只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古人说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知足常乐”,讲的就是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达到的状态要满足,不要穷奢极欲,要适可而止。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愿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都能够常修静心之功。          ( 杨亚民 冯中秋)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