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过山车 流通肠梗阻 政府通气
河北新闻网
2011-04-24 13:23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尽管销地的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产地却出现了部分地区蔬菜严重滞销、价格超低的现象。

    据媒体报道,在山东一些地区,白菜的收购价已跌至0.02元/斤,而大葱更是出现了论亩卖的尴尬现象,一亩地卖300元。即便如此,很多菜农手中的菜仍然难以出手,以至于一些农民要雇人扔菜。

    据悉,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商务部已决定,通过采取加强市场监测,做好信息引导;建立对接平台,拓宽流通渠道;开展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组织加工转化,扩大蔬菜用量;开展蔬菜收储,调节上市时间等措施,缓解个别地区蔬菜市场供求矛盾,帮助解决农产品“卖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产地滞销、销地价贵”的不正常现象呢?难道正如有关方面所言,是季节因素造成的吗?而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是,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蔬菜的生产与供应,在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方面,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众所周知,产地蔬菜滞销、菜价贱的问题,并不是首次出现。但是,此次出现的问题,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因为,以往产地出现蔬菜滞销价贱现象时,销地蔬菜价格也都比较低,所以可以理解成季节性因素影响和正常的市场反应。但是,此次在产地出现滞销价贱现象的同时,销地的蔬菜价格却仍然很高,这显然已不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反应了。

    而必须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从去年到现在,虽然蔬菜价格出现了“过山车”现象,但是,广大菜农却始终扮演着弱势角色,在蔬菜价格暴涨时,没有得到好处,而在蔬菜价格暴跌时,却要为之买单。真正的好处,都被中间环节控制和占有了。因为,市场供应关系完全被人为控制,蔬菜的价格也被严重扭曲。目前产地某些蔬菜大量滞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去年蔬菜价格较高时,菜贩大量盲目“囤菜”,而当产地新鲜蔬菜上市时,供应量加大,“囤菜”的菜贩不得不“拒收”,而导致严重滞销。

    由此带来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地菜比重越来越低的问题。自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以来,各大城市的蔬菜产量迅速下降,大量菜地被城市建设占用,造成地菜的供应比重越来越低,多数城市主要依靠“客菜”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结果,使蔬菜的供应和价格常常为中间环节所控制,也使蔬菜的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此轮出现的产地与销地脱节、菜价矛盾的现象,就与各大城市的地菜比重过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当然,目前出现的产、销两地严重脱节、菜价严重背离的问题,也与中间环节的收费过多、运输成本过高等密切相关。一些地方的菜贩,也想通过直接到产地进货来降低成本,但是,加上中间环节收费和运输成本,也就无利可图了。

    虽然此轮产地蔬菜滞销、价格“跳水”与以往的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通等不完全一致,但是,如何做好信息发布、生产引导、市场对接工作仍然十分重要。而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地方政府如何保证本地区的蔬菜生产与供应、如何重视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蔬菜组织和供应以及蔬菜生产基地如何引导农民进行生产、扩大销售渠道、及时发布蔬菜生产与供应信息等,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有关方面在如何降低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收费、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也应当作出更多的姿态。

    涨价需要约谈,价格出现“跳水”时,是否应当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控物价、防通胀才有希望。        (谭浩俊)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