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倍:200城市“一母同胞”阉割文化特色
河北新闻网
2011-05-08 20:42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近日,在南开大学主办的一场有关城市形象的论坛上,学者何德骞惋惜地说: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在此过程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有人形容,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中国青年报》5月8日)

                                         

                            

    “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是笑话吗?不是,这是当下城市发展的活生生写照,流传甚广的“183个城市都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信息就是一种明证,只是在“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的尴尬现实面前,我们不但离所谓的 “城市形象”越来越遥远,甚至连城市本身功能的发挥也成了一个问题。
 
      正如学者何德骞所说,“在城市改造中,开发商和地方行政长官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驱动下,根本不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形象,很多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更重要的是,“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是对城市文化特色的无形阉割。道理很简单,衡量城市魅力的标准首先不是规模,而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程度。可以认为,个性和特色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文化既塑造城市的形象,又体现城市的气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精神面貌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和气质更是城市品格的体现,但是,“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之下,我们能看到什么呢?除了“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外,一切都是乏善可陈的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美国学者指出,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是一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文明的一部分。因此,城市不仅体现着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而且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不过,“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却对城市文化进行了无情的阉割,或者说,变相地掏空了城市文化可能存在的空间。
 
     我们曾把高楼大厦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希望楼越多越好,越高越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乏城市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简单地模仿部分国外建筑模型,往往误以为巨厦林立、大马路、大广场、大市场就是现代化的标志,进而提出建设高楼群、宽马路、大广场的所谓现代化要求,于是在一些城市兴起了高层建筑之风。近年来,“经营城市”成为一种时髦,成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话语,并且经营城市以其观念更新的标榜和颇具理论色彩的包装,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的怪象。
 
     我们常用“眼看城市的楼房一天比一天高,高架道路一天比一天多,心中的失望却日复一日地加重”的话语表达对城市建设不满的郁闷情绪,而“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的最大弊病在于背离了“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的目的”的要义。应认识到,一个城市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城市发展的同时,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城市资源可持续的发展。正因为如此,“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对城市文化和形象阉割的病态应得到重视,也要看到隐藏其后的权力冲动和政绩魅影。
 
    (河南 朱四倍)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