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
张渤宁:“挥刀自医”警钟,别随农妇之死而去了
河北新闻网
2011-06-06 21:08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52岁的重庆农妇吴远碧因病无钱手术,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此事经媒体报道后,重庆市有关方面要求医院方面挽救其生命。6月2日晚,这名农妇终究未能治愈去世。她的丈夫称收到社会好心人士7万多捐款,还剩6万多,他将全部转捐出去。(6月4日《重庆晨报》)

    农妇的惨烈之死使人心痛;而他的丈夫要转捐6万多元的剩余捐款,这一样使人感慨!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农民啊,哪怕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走投无路,总还是默默牺牲着、忍受着,宁可“挥刀自剖”,从来不愿给国家、社会添麻烦!这,就是我们淳朴的父老乡亲啊,安分守己、顺天由命,不向单位、组织撒娇、要待遇、提条件,不是自己的一毫不取,不怪谁,不怨谁,勉强能活着就行!这也就是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驯服,敬上,配合,卑微,容易感恩!

    这个农妇无可救药地死了。刹那间,我想起了中石化的天价茅台;想起那些前腐后继的达官贵人,他们动辄可以贪腐千万上亿元,如若不案发(案发的,是整个冰山?还是冰山之一角?),子孙后世几代人可以终身不劳而获、生活优裕!我还想起了那些来往“天上人间”的常客,他们在“失足妇女”身上一掷千金的豪气,原本可以救活多少条正在陷入困厄的同胞的性命……不是没有鲜明的对比,不是没有矛盾,更不是没有痛苦,只是因为百姓在沉默,在忍受!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率先发起“沉没的声音”的讨论,指出:倾听“沉没的声音”,维权才能维稳,可谓洞悉世相民情的“盛世危言”。然而,这个世界并不见得呼喊的才痛苦,或痛苦的才呼喊、才发出“声音”。比如这个农妇吴远碧,当世人能听见她“挥刀自剖”的“那一呼”时,其时,她已经离死不远了。“挥刀一呼”,是她生命的绝唱,是痛苦或矛盾的结束:她刚刚发出痛苦的声音,转瞬生命也就要消失;而刚刚露出点苗头的“矛盾”,也许仍然重新被掩盖和忽视。她的痛苦在平时是无言的、忍受的,世人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等到她“挥刀一呼”才发现和注意到,才去关注和“挽救”,却已经很晚很晚——有谁能有那样的良知:在她未呼喊之前,从她生活的痛苦和困境里,就已经看见和听到了她的残喘和哀鸣?(我们的许多官员,自己的优裕生活与老百姓的困窘处境有如天渊之别,不知心理上何以能顺利过渡、适应,而每每竟心安理得、处之泰然?)

    现在,农妇吴远碧算是得到了“解脱”,而尘世里千千万万同样、类似的痛苦或仍然在积蓄、膨胀,并因为忍耐、“自强”而无人知道!也许,还是要等到下一次“挥刀一呼”,才能“声震寰宇”。

    自己的困难靠自己、自己的病用自己的菜刀治——沉默而“坚强”、“自强”的吴远碧死了,但愿这个“挥刀一呼”的“警钟”并没有跟着她一起死去。

    警钟啊,不要等到有人用生命的残力来敲撼你才发出悲壮、严肃的声音!警钟其实就在执政者的心中——屈子“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执政者若时刻涵养这样的胸怀和感情,那样,随时随地可以发现人民的疾苦,而何须谁来“挥刀一呼”呢?自然,也决不至于在茅台的醇浓和“天上人间”的缠绵里断送了政府的公信、个人的名节和前程!

    而且,事实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来解决人民的疾苦:一场奢华宴会的花费可以拯救多少失学儿童?一个贪官的黑钱可以让多少人的医疗保障得到落实,而不是像这个农妇,得病,忍病,病入膏肓,只好眼睁睁等死,挥刀自剖……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