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水利工程 可以从来
河北新闻网
2011-06-07 12:09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拿“当地没有旱情,不需要抽水”来为“摆设工程”文过饰非,显然是无稽之谈。记者在浠水县采访发现,由于抗旱灌渠“不顶用”、“放不出一滴水”,当地不少农民不得不“一趟一趟到望天湖挑水,再一瓢一瓢往地里浇”。再看看浠水县官方网站上的报道——“4月份以来,浠水县发生了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境内农作物普遍因旱受灾,38万亩早、中稻成灾……”

    一面是“境内农作物普遍因旱受灾”,一面又是投资百余万元的抗旱灌渠成为“摆设工程”、农民无奈“挑水抗旱”。如此荒诞的农村水利建设现实,无疑令人极为痛心,早已不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水利建设不落实、走过场的问题,而更是一个严重恶劣的水利腐败问题——当地官员不仅涉嫌挥霍浪费巨额国家水利建设资金的腐败,也涉嫌监管不力,玩忽职守、渎职失职的腐败。

    今春以来,面对长江中下游多个省份不断持续的严重旱灾旱情,人们不断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原本水资源富集、自古便是“鱼米之乡”的地方深陷大旱困境?除了气候异常、长时间少雨这些自然因素之外,还有哪些人为因素?对此,“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投资匮乏、欠账太多”,成为社会舆论普通一致看法。这样的看法当然是符合事实的。以湖北省为例,数据显示,“全省现有抗旱灌溉泵站20000多处,大多为中、小型泵站,9成以上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座泵站机组的使用寿命,最多只有25年。湖北绝大多数泵站,眼下实际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但是,浠水县水利“摆设工程”的现实,显然又告诉我们,水利设施建设的匮乏欠账,其实也并不是造成此次严重旱灾的全部人为因素,水利设施建设投资过程中的严重浪费、权力腐败,同样至关重要。换言之,罕见的大旱灾之所以会酿成,我们滞后、欠缺的,不仅是水利的建设投资,而且也是确保水利建设效率、预防水利腐败的监管机制。试想一下,浠水县的“摆设工程”如果从一开始就能避免被“摆设”或者能被及时查处纠正,当地的旱灾还会像现在这样严重吗?

    其实,“水利建设滞后”、“欠账太多”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从绝对数字上来看,国家的水利建设投入也并没有匮乏到完全不堪的程度。水利部统计显示,“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约7000亿元,是“十五”的1.93倍。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水利总投入有多少是真正有效率、落到实处的投入?其中,还有多少类似浠水县“摆设工程”这样没有“水利”价值只有“水害”价值的腐败投入?

    一场历史罕见大旱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陷入尴尬境地:江水浩荡东去,庄稼奄奄一息。在湖北浠水县,村民们将一投资百余万元的抗旱灌渠部分拆毁,原因在于这一存在明显设计缺陷的工程,通过了各级验收却一直无法启用,成为“摆设工程”。但当地农业开发办副主任称该项工程验收合格,一直没有启动是因为当地没有旱情,不需要抽水。(《中国青年报》6月3日)

    (张贵峰)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