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尖子生弃考留学 我们需怎样的大学?
河北新闻网
2011-06-09 18:24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来自人大附中、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多所名校的不少尖子毕业生放弃国内高考,因其已被美国名牌大学录取,记者获悉,四中和人大附中今年被国外名校录取的毕业生人数相比去年涨幅高达四五成,弃考留学体现国内学生和家长在教育选择时“用脚投票”的特点。(6月8日《北京晨报》)

    近年来,我国高考人数不断减少,录取人数不断增多,上大学人数的比例不断攀升,按理来讲,这应该是我国上大学的“黄金时刻”,可为何,南科大45名学子弃考之后,北京不少名校的尖子生,也同样放弃高考,选择外国的大学呢?为何国内大学如此之多,却不能留住尖子生呢?当高考正在眼前时,我们的确需要反思,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

    要说大学留不住尖子生,跟企业留不住人才是一个道理,主要是国内大学无法满足这些尖子生上升的最大外部环境。国内大学之病久矣,而大学毕业即失业也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学术腐败、论文抄袭、教育腐败、官学勾结等丑陋的现实境况,对国内大学,公众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定势,那就是不怎么好。而一年一度国内国际大学排行榜,也足以见证我们的确缺少世界一流大学。

    一所大学的教风影响学风,而整个社会浮躁的气息更是让当前的大学教育饱受质疑。在不少高校,随处可见的风景是情侣之间的搂搂抱抱、卿卿我我;而大学图书馆,如果不是考试前期,并没有多少人的驻留。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获悉,当前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学精神的流失,缺少足够的钻研精神,缺乏很好的学术氛围,再加上各种学霸层出不穷,即便进入大学还有点创新的幻想,但在这样的氛围下,有多少人能不随波逐流呢?

    没有最好的大学,但希望有最好的上升渠道,如此反差下,尖子生能不“用脚投票”,弃考留学么?所以,尖子生弃考最深刻的原因,其实并非崇洋媚外,而是一种对大学精神、学术精神的追求。“孟母三迁”,终让孟子成为亚圣,可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一个人才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而这种外部环境体现在高校上,就是所谓的“大学精神”。

    曾经,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后世学者的精神典范,而他的弟子胡守为这样评价他——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堪为万世师表。这样的大学精神,这样的精神导师,如今还有么?在“走穴教授”明码标价是现代,我们只能叹息,大学精神不存已久矣!因而,要留住这群“弃考留学”的尖子生,当前是不可能的,唯有重拾起大学精神,把大学办大办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信到那时,这些学生同样会用脚投票,选择留在中国。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