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与顶尖人才无关系
河北新闻网
2011-06-10 17:51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自1977年至2008年的32年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无一位是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是过度炒作导致的状元被自我膨胀,还是社会过分关注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6月9日搜狐教育)

    将高考状元等同于顶尖人才,本身就缺乏逻辑上的可靠论证。高考状元,可能只是一些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多答对了几道题的优秀学生。另外,俗话讲,学的好未必做的好,学历高不等于能力高,指望高考状元成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显然不切实际。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高考状元在智商、学识、学力等诸多方面的过人之处,高考状元在32年间未出现一位顶尖人才,也确实有些怪异。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苦了那些为招生煞费苦心的名牌大学,辛辛苦苦将各地的高考状元一个一个打电话预约到了本校,成了名副其实的“最牛生源高校学府”,到最后却培养不出一个顶端的大才,着实也有点寒酸。不仅如此,坊间还时常曝出一些卖猪肉、卖糖葫芦的高考状元。笔者没有贬低陆步轩卖猪肉的意思,但从事一份和自己专业不搭边、只与体力有关的工作,对于一名曾经的状元来说,也确实有几分悲凉。

    有最好的“材料”,却不能制造不出好的“产品”。其“加工过程”,自然就会被人诟病。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招进诸位状元来的名牌大学,倘若能为学生提供“自聘所长”、自由发挥的平台,出现几位怀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偏才怪才,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诸位状元进了大学之后,并没有发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除了走大学体制内所设定好的路子,按照辅导员和学生会的安排做人做事,根本没有任何动力和热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高考状元之殇,正是中国教育之殇。一方面,最好的大学将状元们招入同一所学校,却不对他们进行个性与专长方面的教育设计,只重形象与面子,却不重实质的内容,只重将状元领进门的社会影响力,不重领进门之后人生指引与专业规划;另一方面,将各地状元放在一起竞争,难免有些残酷,曾经的高考状元,在有些大学“每科都要抓5%不及格”之类的呆板体制下,必然有一部分人被逼成堕落者,高考状元挂科、留级、辍学、开除的例子并不少见。

    大学是一个酱缸,是一个大染坊,更是个大熔炉。那些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优秀学生,因为不自由、不独立,彻底失去了自我。即便在高中阶段拥有再多的刺刺和棱角,到了大学之后,也被磨炼成了一个滚圆的铅球。铅球要做的就是在体制的洪流之中随波逐流,根本没有碰出火花的半点可能。

    大学教育的品质,不是比看谁的状元多,而是看谁培养的社会人才多。哈佛也不是将各大州的状元都揽到自己门下,才成为第一名校的,相反,将不同层级的学生纳入进来,因材施教,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名牌大学,招几个爱研究电脑程序、爱打网游的怪癖学生未必就是坏事,谁也说不准,他们就是下一个扎克伯格或比尔·盖茨。此外,将高考状元揽入门下,就意味着多了一份关心和责任,如果大学不能给予这些状元以足够的关怀,那好,请不要再拿状元数量的多与少说事了。      (王传涛)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