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出淤泥不染“拒绝平庸”
河北新闻网
2011-06-16 10:52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当孩子们的周围布满了庸众、庸论,大人们却把拒绝平庸的难题交给了孩子,警戒他们要远离庸俗。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大人们就此可以任性地平庸下去,而孩子们则必须选择拒绝——这多少有点不合逻辑。
  
  把成人的观点生硬地强加给孩子,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而教育孩子学会拒绝则是当下成人看到了自身世界难以解决的困惑之后最后的希冀。希望孩子在事业上不断进取,不断突破,追求卓越;教育孩子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了就没有上进心,也就不会有发展。其实,一种概念性的引领对孩子人生的启迪不见得有多少指导意义,孩子对平庸的界定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网球明星李娜,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进取,关键时刻还要冲破体制的束缚,直面各种非议,最终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只是这种带有叛逆性的拒绝平庸的方式,大人们会认同吗?再比如当今大学“官化、行政化”倾向愈演愈烈,像南方科大校长朱清时那样坚守“教授治校、学术优先”的原则,不屈服来自各方的压力而拒绝被体制同化,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拒绝平庸方式,落实到孩子那里能获得家长支持吗?至此,我们应该明白,给孩子的人生价值引领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个僵化的概念标签,更不是输入一道程序或一个指令;而应该是面对活生生的人、鲜活的事件和带有生命气息的人生探问!
  
  因为,在一个平庸不好界定的年代,强调孩子去做大人都感到模糊的事,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试想,倘若李娜没有突破体制束缚的勇气,而是循规蹈矩,亦步亦趋,恐怕就不会有法网夺冠的骄人战绩。同样如果没有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的坚守,也就不会有大众对他的支持与礼敬。因为,在拒绝平庸之后,意料不到的难局接踵而至,而这光凭一时勇气是不够的。
  
  所以,当下倡导拒绝平庸,首先要培养孩子面对时代的主流非议而选择坚守和执着的品质。因为,拒绝平庸不是一个口号或符号,而是一种气质和品格。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难局困局和囧局,一如既往地选择坚守;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拒绝平庸就该是从小培养的人生品格。这种品格不单是逆向的,更应是建设的;不单是认同的,更应是自主的;不单是理论的,更应是实践的;只有这样,拒绝平庸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见到实效。
  
  只是,这个时代的庸众太多,庸俗的事也太多;没有办法在孩子的视野中完全屏蔽掉,只好让孩子自己远离平庸了。可见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是出现了问题,一个时代不能只用“拒绝”来命题,这说明英才辈出的年代正离我们渐行渐远: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陈寅恪、辜鸿铭、黄侃、徐志摩、沈从文……在那样一个崇尚超越的年代,拒绝自然不是主题;个体的生命价值离不开时代风气的浸染,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所说:“在时代的潮水中,没有人是一个孤岛,不影响潮水或不受潮水侵蚀。个人的生命是时代的生命,个人的消逝是时代的死亡——至少部分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念反映的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品质。
  
  我们得承认,正是大人们在孩子周围堆砌了越来越多的平庸,把成功的标准和幸福的理念都锁定在房子、车子、票子上;那么,才有一些孩子“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可怕论调;看到有“高校二奶中介”惊现网络,就该知道源头在哪儿了!
  
  至此,我们呼吁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能大声疾呼,像鲁迅那样在媒体中屡发批评之声;以此拒绝平庸,才能让孩子生活的世界多一分清明与生机。

(王呈伟)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