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香蕉有毒”谣言拷问公共服务短板
河北新闻网
2011-06-28 18:17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三亚市向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社区居民等发出倡议,为帮助蕉农渡过难关,请大家购买“爱农香蕉”。“爱农香蕉”送货上市价2元/公斤,有献爱心的单位可统计购买量报农业局后送货上门。由于前段时间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技术不科学报道误导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当地香蕉售价进入6月后急剧下跌,地头收购价0.6元/公斤仍无人问津。(6月27日《京华时报》)

  应当说,三亚地区的香蕉大批量滞销,源于今年4月份,某知名电视节目“催熟门”事件,报道称有一种农药催熟剂叫乙烯利,被用在香蕉催熟上,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一时间,香蕉变得无人过问,以至于现在有关部门不得不出面,发出购买“爱农香蕉”倡议。

  实际上,对于海南蕉农来说,出现所谓“香蕉有毒”的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6年10月,一些媒体报道称“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导使香蕉价格暴跌;2007年3月,媒体报道的“香蕉患癌”事件导致海南香蕉“烂市”,香蕉每公斤降到两毛钱都没人收购;当年5月,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的谣言又使香蕉产业再遭重创。每次香蕉受伤事件中,蕉农都损失惨重,而这次卷土重来的“乙烯利催熟香蕉”事件,更让蕉农们感到焦虑和无奈,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纵观近年来数次“香蕉有毒”谣言的兴风作浪,笔者发现有一个共性,这就是有关部门在面对漫天乱飞的谣言,表现出异常的迟缓。譬如,发生海南省的“蕉癌”风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动作还是显得慢半拍,直到香蕉地头收购价格异常暴跌10多天后,才举行正式新闻发布会澄清谣言,这样的举措只是亡羊补牢;再说这次乙烯利催熟香蕉”事件也是患上类似的毛病,这则明显有悖常理的谣言,在连续传播十多天之久后,才见有关部门来“救火”权威专家开始辟谣,一个月后,央视《真相调查》才通过节目来揭示真相。

  按常理,无论是发生在海南省的“香蕉致癌”风波,还是最近“催熟门”之说,是经不得一驳的。只要有关部门思想上高度重视,又有未雨绸缪的应急预案,即使是面对手机短信这样的信息化传谣手段,也是不难澄清事实的。俗话讲,无风不起浪。谣言之所以能够盛行,并使很多人信以为真,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有关部门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使得部分社会问题的真相带有神秘性质,而普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行解读。所以,令公众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明显有悖常理的谣言,好像长了一双翅膀,在没有外力阻止的条件下,以至于以讹传讹,广为散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杀伤力。

  “香蕉有毒”谣言连续频发警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关部门抓紧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具体讲,就是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在遇到类似“香蕉有毒”谣言时,不但要反应敏捷,应对及时,而且更要深入洞察,了解民众心理,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准确及时地采取辟谣措施。否则,谣言只会泛滥成灾,加剧民众对谣言的恐惧心理,大大影响有关部门的公信力。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适应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农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的观念转变,要积极推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一套保护农户利益的危机应急机制,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信息、销售难题,逐步加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则是当务之急。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