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债务10万亿不够多”
河北新闻网
2011-06-29 18:34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审计工作报告首次披露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这一债务总额占2010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尚未超过其偿债能力。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以现有的财力而言,这个数字并不很大。(《新京报》6月25日)

    一直以来,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国家层面,都对地方债务无限扩张表示深深担忧。中央下发了不少红头文件,来限制地方政府近乎疯狂的借债行为。尤其是去年国务院专门把“规范地方融资平台,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全年宏观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各地方政府“负债”问题也发出过郑重警告。

    现在,通过审计署的细致统计,得出全国目前有10万亿地方债务的权威数字。诡异的是,面对这个巨型债务,权威专家表现的是相当淡定,财贸所税收研究室张斌主任竞然认为,这个数字并不很大,显然,地方债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对于这位专家匪夷所思的异类观点,我并不认同。就目前而言,不少地方政府已到破产的边缘。从审计情况结果来看,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后债务率为70.45%。换句话说,地方政府的综合财政实力,已远远不能抵偿其背负的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大多数政府财力与负债相比较,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况。从地区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这意味着,有将近20%的市级政府事实上已经破产。

    进一步讲,地方政府过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领域,不仅会造成产能过剩,而且政府投资回报也会很少,甚至会负债风险,譬如像高铁、高速公路等,而地方融资的贷款又往往以未来的土地收益作抵押,但土地收益因国家政府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像2010年2.7万亿的土地收入肯定不会长期持续,这意味着,今后地方还债的风险极高。

    更为严重的是,当地方政府还不起债务的时候,呆账增多,银行风险增加,最终要靠公共财政和金融机构来买单。正如成思危说:美国的次贷是把资金贷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而中国是把资金贷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没有还款能力,那就有可能中央政府买单,实际上有的地方政府早就有这样的打算,有的地方政府本身就没打算还,这样就会造成银行坏账。而化解债务的招数往往是金融机构印钞票,这样的效应传导极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货币危机,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地方债务数字不是不大,而是太大。倘若不对地方举债行为进行规范、遏制,将会对地方政府信用与可持续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我想,目前惟一奏效的办法,就是用严厉的问责机制,来倒逼政府告别借债投资,具体点讲,对各级政府的党政“一把手”和各级政府部门的“一把手”,按照债务的多少,形成原因等各项因素的叠加,来判定其执政能力的高低,是否可以升迁,是否该追责,甚至提起司法公诉等。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