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伤不起 不能出事才处理
河北新闻网
2011-08-01 19:01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宋代哥窑瓷器挤碎6瓣 故宫称能修复

    7月31日上午,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故宫称,针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目前尚未正式上报国家相关部门。(7月31日《法制晚报》)

    宋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是国宝级的文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的受损,是中国文物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故宫失窃案之后中国文物保护形象所受的又一大打击。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故宫的文物有多少没有被“伤害”过?

    其实,文物因为客观意外受损是在所难免的,但人为因素受损却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几年陆续听说过几件文物受损的事情,像战国青铜器“九鼎八簋”在2000年展出时因湖北博物馆布展时的“豆腐渣”工程而全被砸损事件、“国宝文物——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卷》原迹被展柜上部的滴水淋湿”事件、越王勾践剑因失误受损事件等等。仔细想想,如果当事人能足够认真仔细的话,这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毕竟这与人力难违的天灾不同。与展出时的人为疏忽破坏相比,以研究的名义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对文物的破坏的话,那我们更是无法承受的,毕竟这种伤害更加隐蔽不易被察觉。长期如此的话,我们最终会一无所有。破坏性研究文物,我们是伤不起的!

    “无损分析测试”是现代的测试方式,本应慎之又慎。“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隐约地知道,假如操作严谨的话,“过大”是不会发生的。但这种不严谨,是工作人员的疏忽还是整个课题组乃至故宫博物院的工作思路问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是整体性工作的一贯不认真,那把罪责归于第一操作人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疏忽”和一个“操作失误”不能承担所有的责任。

    记得2008年《潇湘图卷》被水淋湿事件发生后,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谢辰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几段话:“故宫尽管是收藏国宝级文物的重镇,但并不归国家文物局管理,而是隶属国家文化部。文化部管得并不多,大多的情况下故宫处于‘三不管’。和一些地方博物馆缺少经费不一样,故宫的文物保护经费完全是没问题的,这次事故我可以说完全是人的问题。没展出前,所有的条件、隐患都要一项一项检查,故宫完全可以做到,但偏偏就出了事故,这不是人的问题是什么?博物馆场所的制度建设需要强化,而其中,人是第一位的,文物保管场所所做的应当是‘安全第一’,要做到这一点,人的素质尤其需要提高。我早就说过,易损的文物不要来回乱动,但他们就是不听,还经常把一些文物送出国展览。”

    今天,谢辰生的话再度应验,“易损的文物不要来回乱动”的告诫不但没人听,而且还给弄坏了,我想这就不仅仅是那位操作人员的问题了。至于“针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这不是为时过早吗?

    郑振铎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最要紧的是文物保护。”我认为这句话到现在也不过时。但现在我们更多的却是发掘、研究和换取经济利益。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受损,完全是没有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造成的恶果,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原因。故宫文物失窃案之后,我看到的是故宫收入如何巨大,这岂不是经济在挂帅?岂不知文物保护以经济利益为先是很危险的,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惨剧。假如今天处理了对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的操作者,但指导思想还是原来的指导思想的话,说不定未来受损的文物会更多。

    所以,单纯处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不行的,故宫乃至整个中国的文物工作思想都应当反思一下。(姜伯静)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