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化”的姚明
河北新闻网
2011-08-01 21:03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明’今收兵”、“‘明’朝落幕”、“‘姚’望明天”,姚明退役在媒体圈引发了一场文字功底大比拼。为了能在这起“公共事件”中尽可能多地吸引眼球,各媒体在做标题时,将一语双关的表述形式发挥到了极致。这些闪耀着聪明和智慧的双关语,充满了人们对姚明的祝福和期待。中国社会总是善于反思的,姚明退役也让人们反思“姚明现象”背后的意义。在众多“反思”中,把姚明“国家化”的观点尤为显眼。

    在某些媒体看来,姚明首先是“属于国家”的,在反思“姚明现象”时,无论怎样突出“国家”都不为过。“作为中国体育的坐标式人物,作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姚明象征着一种国家形象。”《广州日报》这句话成了众多媒体评论的标准表述。《人民日报》海外版称姚明是中国的一张活生生的最有说服力的“国家名片”。“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级运动员。他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篮球明星。他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他是姚明。”《第一财经日报》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突出姚明的“国家名片”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把姚明“国家名片”的意义提到了“负责任东方大国”的新高度,“姚明以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展示着自己的国家;姚明性格坚韧、吃苦耐劳、态度谦和、蓬勃向上、敢做敢当,这一切,都让世人感受到了姚明的高度,感受到那个人文气息浓重和敢于负责任的东方大国。”《广州日报》认为,在外国人眼中姚明就是“中国人”的代名词,“在国外媒体和公众的眼里,姚明的一举一动,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运动员的一举一动,而是‘一个中国人’的一举一动。”

    “姚明是站在不断走向开放的中国体育肩头,才取得了今天炫目的成功。”《人民日报》的评论从“伟大时代”的角度论述了姚明与国家的关系,“是的,任何一位成功者,包括姚明,都具有某种不可复制性,但是,赶上了‘伟大、进步的时代’的,不光是姚明,还有一大批中国运动员......”。该评论认为,姚明的成功也是国家的成功,“人们了解了姚明,也了解了中国,能孕育出这样一个阳光心态、轻松表情的小伙子,他的祖国一定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该报海外版的评论也认为,“姚明的出现,正好伴随着中国的国力和形象在世界上崛起这一过程。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屹立于世界之林,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在世人的眼里,姚明不仅仅是一个身高2米26的篮球队员,更是一个中国形象的代表。”

    《环球时报》对于这种无限拔高姚明“代表”意义的看法不太认同,“中国如今与西方的接触面比9年前丰富深入得多,无论‘姚明’还是‘李娜’,他们对今天中国的代表力都在缩小。”这篇题为“姚明越多越好,少了也没关系”的社论肯定了姚明“越来越多”的好处,“当西方舆论像描述斯大林世界一样谈论中国时,姚明和章子怡多少带去了一点质疑。”不过,文章论述的重点落在了“少了也没关系”上:或许中国社会根本就不需要‘新的姚明’,篮球之外的那个“姚明”本身就不很真,它来自于西方社会的某种想象,以及他们对中国极其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文章认为,“从‘姚明’、‘章子怡’,到‘刘晓波’、‘艾未未’,他们给中国带来的‘荣辱’都是瞬间的。我们需要自信,需要不关注别人的眼神,需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出个样子给别人看。”

    无论是高歌姚明的骄人成绩,还是弱化姚明的“代表”意义,这些论述后面都有一个强大的参照:国家。或许,这种做法本身在中国就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这种定位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有着极强的“时代性”。(雷墨)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