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文化缺失 不论农民与精英
河北新闻网
2011-08-15 11:05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近日,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对当前社会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总体情况的评价中,农民群体的评分最高(6.87分),国家公务人员的评分最低(6.27分)。“耻”与“廉”被认为是当前社会践行得最差的两个理念。(8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调查报告中关于农民群体和国家公务人员群体评分的两极差别,颇具讽刺意味:一是,弱势群体正在成为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榜样,强势群体却成了反面教材;二是,越是践行传统道德的人越过得不好。

    照理说,一个社会的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应该成为这个社会道德的标杆和引导者,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传统道德文化里固有的内涵。中国古代精英,强调“修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受儒家经典的制度化(科考)熏陶,将儒家经典中的道德内化成行为准则,并在社会中担负起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是夯实社会道德基础的中流砥柱。

    这种传统道德与传统政治高度合一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民主法制和公民道德并非平行等量发展。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其实也处在一种变动迷茫的状态,传统儒家理想难以让他们安身立命。

    当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处在飘浮状态,没有自己坚定的道德立场,甚至丧失了自我道德身份的清醒认识,那么,转向功利和犬儒是必然的。功利者利益至上,只相信眼前,看重现实,关注当下,失耻、失廉、失诚、失义、失节等有悖传统道德的事时有发生,也就顺理成章,加剧动摇着人们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信心。而对于国家公务人员来说,受功利的驱逐,就会想方设法尽快将手中的权力变现,兑换成利益。这份报告说国家公务人员得分最低,虽令人惊讶,但细想并不奇怪。

    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农民群体的评分最高,可能并不是说他们内心里真的固守了传统道德,我在农村所见到的道德败坏不比城市少多少,而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功利理念下逐利,却缺少很多道德资源来破坏,并不必代表他们不想破坏。比如说他们也想腐败,以此破坏“廉”的道德资源,但是他们手里没有权力,也就没有“廉”的道德资源,他们在结果上表现为践行传统道德,得分反而最高,可是未必真实。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高风亮节者就是吃亏者,道德败坏者吃香,有谁愿意做冤大头呢?

    应该说,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是有一定冲突的。比如市场经济讲求追逐私利,而传统儒家强调重义轻利,市场经济讲个人主义,而传统道德强调“无我”、“克己”,市场经济讲竞争,而传统道德强调和为贵……但是这样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甚至是应该“对立统一”的。只不过,这并不是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对立统一,而是亚当斯密所说的,有道德的市场经济,市场需要有道德做保证,这才是符合人本的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符合人本的经济,某些方面也是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所以,建立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命题。

    (廖保平)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