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不记工分 屠呦呦不靠论文
河北新闻网
2011-09-26 11:02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日前,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我国81岁高龄的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也是目前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最高奖,该奖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本报昨日头版)

    对于已经患上了“诺贝尔奖综合征”的我们,对于“成果将近40年在国内没有被得到公认”的屠老,乃至对于不时泛起的中医存废之争,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好消息。但是,消息甫出,却引来一地疑问,因为在此之前,公众对屠呦呦这位实力派科学家,以及对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基本上一无所知。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誉为“当代毕昇”的已故科学家王选曾经说:“一个处在创造高峰期的科学家是没有时间频繁上电视露脸的”,“上电视说明科学生涯快结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屠老没有成为“学术明星”,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却由此可以为屠老增添“上士忘名”的科学家本色。

    真正的困惑之处在于,屠老不为公众熟知的同时,仿佛也并不为国内的评价体制所认可。时至今日,屠老还是一位“三无”教授——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的桂冠。由此,至少引出了三个评价体制值得审视,其一是学术评价体制;其二是院士评选规则;其三是科技奖励评价体制。显然,这是三个环环相扣的体系,而学术评价体制是基础。遗憾的是,从“三无”教授此前能够表征身份的“桂冠”来看,其所从事的青蒿素研究,并不为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所推崇。

    屠老荣获“拉斯克奖”,也引发了科学界乃至有关政府部门的讨论。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就此表示: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采用像记工分那样的方法,而要以质量为准,要避免采用单一标准。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不应简单看论文数,而应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我们相信这是一种真心的反思,因为“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实在让人羞愧。只是,笼而统之的反思,是否能够戳穿粗粝的评价体制之坚冰,很难让人寄予太大希望。

    说屠老荣获“拉斯克奖”,是反思中国学术体制的最佳样本也好,是国内现行学术评价体制的绝妙反讽也罢,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们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已经逐渐丧失了发现、培育、导向的功能。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日益增加,每年鉴定的科研成果数以万计,发表的论文更近乎汗牛充栋,但是,一方面类似于屠老的研究,却如被打进了冷宫;另一方面,学术泡沫浮华炫目。所谓正襟危坐的学术评价,其到底发现了什么?又培育了什么,导向了什么?

    屠老在国内默默无闻近四十年,却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尊崇,直接否定了我们学术评价体制的发现、培育和导向功能。显然,这种功能的衰落,将加剧“学术江湖”的疯长。一定程度上,屠呦呦教授在国际舞台上越荣幸,我们则越困惑。

    (燕农)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