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假排行:畸形政绩观催生的“怪胎”
河北新闻网
2011-10-17 11:25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在各大媒体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比榜单,其中竟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经记者调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是北京一家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公司。(据10月11日《京华时报》)

    连公务员工资都保证不了的国家级贫困县,居然花钱去买一张草台班子鼓捣的百强县假榜单,如此滑天下大稽之事真让人汗颜。“打肿脸充胖子”、“强”充好汉的冒牌百强县,不但有可能遭受其他真正“强县”的耻笑,还会受到本地民众的指责,不但丢了钱财,还丢了颜面,可谓自取其辱、得不偿失。

    按理说,这些国家级贫困县的官员应该对自身的家底心知肚明,对评选组织者“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目的也应该一清二楚,为何偏要乐此不疲跻身于这样的假榜单呢?可以说,花钱买榜单的贫困县与出售假榜单的机构,上演了一场“权力双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各有所需,各得其所。尽管这一出“双簧”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但从根本上讲,出钱的一方更关键。如果某些贫困县的领导不动歪心思,“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点子再多也不会将它的假榜单卖出去。某些地方领导之所以热衷于假评比,无非是想用一张榜单赚取各方关注的“眼球”,为提拔升迁赢得资本、扬名造势。可以说,这一张百强县假榜单是畸形政绩观催生出来的“怪胎”。

    当然,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花钱买虚名”,恐怕也与干部考核机制有关。时下一些地方,上级部门在考核基层工作时,往往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广泛听取民意民声,习惯于听汇报、翻资料、查数据、看荣誉……这就使得一些地方领导,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真抓实干抓落实、真心实意办实事、真刀实枪解难题上,而是千方百计走上层路线、靠媒体包装、靠评选镀金、凭排位添彩……此类畸形的政绩观再加上不科学的考评,出现这种国家级贫困县变“百强县”也就不足为怪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一个地方是否“强”,要凭事实说话,要靠百姓评价,岂能通过花钱买名声、赔钱赚吆喝?这种畸形的政绩观只会影响地方发展和进步,只会有损百姓福祉。看来,有关组织和部门亟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对一些有名无实、沽名钓誉的所谓“评选”活动予以清查整顿。同时更应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干部德能勤绩评价机制,营造一种实干看成绩、发展看业绩、勤廉看政绩的良好氛围。果真如此,“国贫县”变“百强县”这样的咄咄怪事势必会销声匿迹。

    (舒爱民)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