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献忠:从“体罚教育”反思教师培养机制
河北新闻网
2011-11-10 11:34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仅仅因为坐校车迟到几分钟,广州荔湾区芳村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两名五年级学生就被老师要求互相扇耳光长达3分多钟,其后还被老师再打数个耳光。目前,打人老师已被学校辞退。打开长4分13秒的视频,便看到两名小学生在行驶的校车上互相扇对方耳光。记者粗略统计,两人互扇近300个耳光。到3分28秒,两人停止互扇耳光,一名身穿白色衬衣、教师模样的年轻男子对他们说了几句话后,突然一记巴掌狠狠地甩在其中一名学生脸上,然后又一巴掌,似乎不解恨,又狠狠地补上第三巴掌。此后,两个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视频结束。(1月10日《河南商报》)

    老师打学生,老师逼迫学生打学生,以及形形色色的变相体罚,是中国校园中的常见现象,称之为“体罚教育”不算为过。很明显,“体罚教育”与现代人文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尊称,理应具备超乎常人的文明素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从理论上说,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教师加倍地关怀,而不是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样只能让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甚至是仇恨感。换言之,企图采用暴力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折射了某些教师的人文素质极其低下,其教育理念,可能比旧社会的教书先生还要粗暴。因为教书先生惩罚学生,一般只是用戒尺打打手心而已。

    那么,教师人文素质低下的原因何在呢?如果“暴力教育“只是个别老师的偶尔为之,我们就犯不上大动干戈地加以讨论。但是打开媒体版面,总有此类新闻“前赴后继”地撞击读者眼球,如果有意搜索一下,就更加“琳琅满目”。这就只能从教师培养和选拨体制上找原因了。众所周知,现在的稍微优秀一点的高中毕业生,高考首选志愿,宁愿上民办的三本,也不会选择师范院校。只有在清华、北大以及各省名校录取无望的情况下,才可能无可奈何地选择师范学院。并且,师范毕业后,也不一定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也就是说,即便是科班出身的教师,相比之下也不是一流的人才。更何况,考虑到教育部门用人不公,某些根本不具备教师资历的门外人员,也有可能通过关系进入教师队伍,就更拉低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杜绝“暴力教育”,必须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教师岗位。因为,优秀人才的教学能力,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应该高于二流甚至三、四流的人才。相对于他们的能力而言,“暴力教育”这种不入流的教育手段,根本就无需采用或者不屑于采用。所以,在笔者看来,必须大力提高师范学院的地位,在教育资源上,国家应该大幅度地向师范学院倾斜,同时提高报考师范学院的门槛,录取分数应该位居所有高校的前列。考生一旦被录用,则完全享受免费待遇,并给予生活补贴,与之签订就业合同,政府负责安排教学岗位,毕业生保证不跳槽。而教师的待遇,决不能低于公务员。如果发生虐待体罚学生的现象,立即予以辞退并追回师范学院的学费,吊销其教师资格证。如此恩威兼用,必能形成良性循环,产生一流人才当教师、一流教师实施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教出优秀人才的可喜局面。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