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金陵十三钗》背后的保护与拯救
河北新闻网
2011-12-18 18:48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12月15日,《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获得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天,我在杭城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得我泪流满面。近两小半小时,倏忽而过;看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当一时难以释怀。我在微薄中感慨:老谋子难得拍出这么好的电影啊!当初看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就曾热泪盈眶。

    1937年12月13日,那个寒冷的冬天,南京沦陷。一座城市、一所教堂、一场战争,13个风尘女子、一群金陵女学生、一位神父、一些军人,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共同演绎了一段泣血往事,表达了感人至深的人道情怀。

    由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有着较大的改动,但最核心情节没有变,那就是:最后日本兵要女学生去“唱歌助兴”,为了保护这些花骨朵般的女孩子,那些躲到教堂受到过庇护的金陵妓女们,决定替代女学生们去赴这个“魔鬼之约”……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她们的人性到了崇高的升华。

    这是一个保护与拯救的故事。有关史学专家说,这情节基本上是虚构的。严歌苓对媒体记者说:“有一点影子的可能就是魏特琳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她曾经历过的那件事情。魏特琳女士是金陵女子学院的教务长,当时日本兵来到学校说要带走100多个女孩子,她当时实在没有办法就说,你们中间是不是有专门干这种职业的?如果有,就不要让日本人伤害那些良家女孩了。最后,当时避难的20多个风尘女子站出来了,使那些女学生们没有遭到噩运。我觉得这个挺震撼的,也就把它写进我的小说里了。”

    有报道说,《金陵十三钗》的英文译名叫“The Flowers of War”(《战争之花》)。在电影中,张艺谋用两类“战争之花”,表达他对于人性的冷静思考:女学生可以称之为纯洁百合,素朴高雅;而身着旗袍的秦淮歌妓,则更像是废墟上开出的艳丽野花。我以为,从艺术的内在逻辑看,成年的“艳丽野花”保护未成年的“纯洁百合”,是完全成立的。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