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身感受 看医患关系
河北新闻网
2011-12-22 14:44
来源:杂文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家有医护人员,看到他们常常是有些人还在梦乡中时就上班,别人晚饭后散步了才下班。对他们工作之辛苦、面临压力之巨大、还时不时受点委屈等等,长期亲眼目睹,深知医护人员确实非常劳累,应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近日,陪家人进了几次医院,对医患关系又有了点感性认识。

  家中有人皮肤长了点东西,医生说开刀拿掉吧。其实是很小的手术,以前农村中赤脚医生可以几分钟就拿下。我小时候上山打柴每次柴刀砍的创口都比这大,连碘酒都不用没几天就好了。当然,如今讲规范了,就到正规医院去。

  手术不过10多分钟。手术后,医生开了点创可贴、头孢,说每天换个创可贴,一星期后来拆线。回家后,对这创口每天要不要弄点碘酒之类消消毒,我们犯难了。如果需要消毒,医生既没说也没开药;如果不消毒,天天就换个创可贴,又有点放心不下。最后还是自作主张,买了点碘酒,心中忐忑地每天在创口消消毒。一星期后去拆线,问医生,要不要用碘酒消毒?医生说当然要。可是,手术做完时,医生怎么就不说要呢?手术后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开了几百元钱的针药,说这针打下去反应较厉害。这一下把全家吓得不小:这皮肤上不到指甲一半大的小东东是否非常严重?

  于是,到省城医院去。不放心,硬着头皮找人。第一天去时有人带,医生态度很好。第二天去时,医生忘记是谁谁了,一个个态度就都很生硬,就像在演变脸。看来看去,原来是虚惊一场,那针是可打可不打。

  于是,想到了医患关系。不可否认,医患矛盾有多种因素引起,有医疗体制问题,有医患之间的不信任等等。医疗体制等问题虽是重要原因,大概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就不多说了。医患间的互相信任、尊重,则应该是容易做到的,而这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医。因为,对病痛,医生是专业的,患者可能是一无所知,那么医生就应与患者多沟通沟通啊。比如,这病是否很严重,该怎么用药,为什么要用这种药,应注意些什么,多交待两句,不就可消除患者的疑虑了?可用可不用的药就不用,能口服的就不吊针,这不难吧?对患者态度和蔼一点,多花那么一两分钟听听患者的倾诉,安慰安慰可以吧?来就诊的不管是熟还是生,共同的名字叫患者,一视同仁,态度和蔼一点行不行?等等,这些做起来不会太难吧?如此,患者何至于对医生不信任不理解?用得着互相提防责怪吗?

  医患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双方缺少理解,而沟通则是理解的前提。其实,从根本上说,患者对医生还是信任的,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生打理,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信任。大一点的医院都是就诊者蜂拥,医生工作强度的确很大,我们有目共睹。但不能因此就对患者冷漠,更不能为了钱就过度治疗了,那滥用的药不仅花钱还伤身体呢。

  最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首席专家李佛保教授在媒体撰文说:在治病中,病因学占了20%,发病学占20%,症状学占了30%,安慰学占了40%。这就说明医生的态度是多么重要。事实上,许多医生能成为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都不仅好在医术上,更好在一颗“仁心”。李佛保教授还说,医生与病人,他们是情感、道德、价值的共同体,不是利益交易的共同体。医学是人道,人性优先,不是技术优先。    (徐勤)

           相关热读:代表献策改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调解可引入第三方
                  医患关系改善 关键不在护士美女照片
                  手术室陈尸产妇之死 折射畸形的医患关系
                  石市长安区法院为和谐医患关系出招儿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