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变淡,乡村文化在凋落

    □王石川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过年,曾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然而,如今过年仿佛只是一种仪式。回家过年,只是为了慰藉饥渴的乡愁。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浓烈与新鲜了。

    年味为何变淡?为何农耕文化发达的乡村,也很难找到浓烈的年文化?日前,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的一则微博,不免心惊,微博是这样写的,“年前这个时候,听得最多的主题,就是回家过年吧。父母早已来京就养,因此,除了北京,我也再无家可归。可是,就算父母还在老家,我就能回乡吗?爬过的树砍了,住过的房子拆了,念过书的学校搬迁了,生活过的痕迹统统归零。我又怎敢回乡,假如我还想在心中留住一点点家乡的影子!一代人无处落脚的乡愁啊。”心惊之后便是强烈的共鸣,是长久的伤感。是啊,当推土机碾过美好的记忆,当农民被上楼,过年也越发让人提不起精神。

    年味之所以淡,显著的原因是,乡村在减少,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以及乡村文化的失落和凋零。

    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换言之,在这片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当乡村不复存在,乡村文化何以焉附?即便乡村没有消失,人口也在涌向城市。此前新华社报道,山东潍坊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安村,原本140多人的村子,如今就剩下10个老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68岁。没有了人,谁来传承乡村文化,谁来发扬乡村文化?1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截至去年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当农民成为市民,或者当农民工候鸟化生存,乡村文化的衰败便是一种必然。

    我的一位安徽老乡——— 全椒老艺人李宗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我死了,身后就再无人会战舞。”何谓战舞?据说,宋代猛将焦赞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曾驻兵全椒县二郎山附近。就在焦赞率部在前线拼杀时,全椒人民也自制盾牌抵挡。后人据此编排一套战舞。因盾牌造型像云朵,主要表演者为8人,又名“八朵云”。(1月17日《安徽商报》)李宗强是当地熟悉这套战舞的唯一传承人,战舞后继无人,他不可能不感到哀伤和绝望。春节是一个盛大的风俗,当构成这个风俗的仪式残缺不全,过年的仪式感和敬畏感也就支离破碎。

    也许有人会说,乡村文化凋零了,但可以转移到城市,比如由新市民发扬光大,这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从农村走到城市的人,数量确实不少,但多是原子化生存,他们与他人与城市有一定的疏离感。在城市,一个小区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平时交流不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即便交流,也不会上升到民俗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再说各地风俗不一致,如何找到最大的公约数?

    还应看到的是,商业消费主义也在瓦解年文化,一些洋节大行其道,让传统节日黯然失色。而在生活重压下,人们为生存疲于奔命,也失去了对民俗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把过春节当做一种形式。

    春节文化越来越淡,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称,我们正处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过年”的必要性亦越来越少,传统的生活“年”一部分要转变成为文化“年”。“改变的是传统的过年方式与形态,不变的是植根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的‘春节情结’。”

    是的,只要依然保留一份春节情结,过年的方式与形态变化了并不可怕,也不值得伤悲。如果非要重现往日的春节仪式,那么就从拯救乡村文化开始,就从改变乡村凋零开始。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