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方舟子论战,“文本分析”定真假可行吗?

    近日,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激烈争论中“文本分析”一词反复出现。该词本意是“由浅入深,读出作品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属文学鉴赏学与文学批评范畴。在韩、方论战中意义有所扩展:在缺乏直接人证物证的情况下,根据作品、媒体报道、作者及相关人士的叙述等文本资料,分析推断作品的创作年代、作者能力、署名真伪。对于这一分析方式,有人认为“找出了许多疑点和问题”,有的则认为既不严谨也不科学,“作家将人人自危”。目前方舟子等已对韩寒的多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并声称即便有法院判决也仍会坚持下去。理论上,这种分析可以无穷尽地做下去。那么,以“福尔摩斯”式的“文本分析”证作者真伪,这条路走得通吗?

    仅从文本分析,能否判断现实生活“是什么怎么样”?比如有人分析认为,韩寒早期作品《求医》、《书店(一)》中,医院墙上有文明用语、有人用橡皮擦字、书店闭架售书、“歌曲磁带”流行等等,而这些情形在作者的少年时代早已被淘汰,作者不可能有这样的观察体验,因此文章作者应是比韩寒更年长的人。这种推测是否可靠?首先,文学作品本身允许虚构,这种分析的意义打了折扣。其次,假使是真正的作者自述,要确定真伪,可靠的方法也不是经验性的推测,应当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查,因为普遍不能代表全部。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甚至更晚,那些情况在他们身边的确存在。笔者最近在京郊某村庄的墙上,还看到了不少毛主席语录,可见时代的淘汰,总是做不到那么整齐划一。因此作品中的世界,不一定等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不一定等于符合读者个人经验的世界。

    文本分析,又能否推断作者创作的“可能不可能”?麦田、方舟子、彭晓芸等通过文本分析,认为:十七岁的少年不可能写出《三重门》这样文笔老练、引经据典、夹杂外文的文章;不可能关注《喂猪窍门》这样的书;身体很棒不可能对医生很熟悉;作品中有文革痕迹语言,“应该出自一个有文革经历的中年人之手”。文本是一种成形的结果,那么通过文本,能分析到“过程”与“原因”吗?现实情况是,文学创作有太多“可能”,决定因素远不止“作者经历”这么单一。网友“尺方规”就戏仿“文本分析”写出《人造鲁迅》,指出鲁迅文章的种种“不可能”,如“鲁迅每日读书,而其父周伯宜‘秀才出身屡试不中,整日借酒浇愁’,更可能整日泡在咸亨酒店观察人物,因此《孔乙己》真正作者应是鲁迅的父亲。”其实文学阅历上,普遍依然不能代表个体。网友“方枪枪”就说小学时就翻过父亲书架上的《玉米种植技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男子保健ABC》。文学创作的过程,更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引经据典,既可能是熟读经典,也有可能是寻章摘句。被质疑的“作品风格变化”,其原因更是不胜枚举。

    文本分析,能否解决文学中的“应该不应该”?有分析认为,17岁的作者,不会把文中23岁的女孩称作“小姑娘”;瘦弱的中学生,不会称肚子为“肚皮”;作者上学时是上铺,小说中写成下铺很奇怪。事实上,“小说是作家的昼梦”,就算是“根据亲身经历”,也不会写成派出所口供,作者有充分的想象自由,文字的表达更有无穷的可能。环境有不同,个体有差异,人小未必不能言大事,少年未必不能扮老成。而且,正是由于应试教育中的“标准答案”太多,才压缩了一些青少年的想象空间,在文学创作方面,本来就不鼓励完全的循规蹈矩。

    通过文本分析,能否判断作者的“道德不道德”?在这场论战中,充当文本分析素材的除了作品,还有一些当事人自述、家信、媒体报道、现场节目参与。其中不乏“疑点”,如韩寒父子对新概念作文大赛到底“谁先知道的”,表述不完全一致。有人质问“这么重要的大事怎可能记错”,“显然是撒谎”。但大事不等于大事中的全部细节。笔者记得自己哪年考上了哪所大学,但录取通知书是邮递员送来的,还是自己去学校取的,当真想不起来。至于将“彻夜读《24史》”理解为“通读完了《24史》”,则更是证明:读者的阅读分析也会存在偏差。应当理解,现实世界并非严密的机器,日常生活中的人也不是庭上的法官与律师,记忆有模糊,表达有情绪,书面资料有纰漏,语言有歧义,逻辑有悖论。散见于日常生活的叙述资料,不能当作年鉴或口供来分析。此外,仅通过文本分析,也很难断定支持某人的一定是“利益相关者”、“害怕偶像坍塌的粉丝”和“求功名心切的父亲”。

    文学意义上的“文本分析”,包括细节、符号、解构等多种方法。如通过对小说《药》作文本分析,认为“人血馒头”隐喻着“烈士的牺牲难以医治旧中国的痼疾”;通过对“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分析,认为这是在反映作家“徐缓打量,心情抑郁”。这些分析,是作品的一次通俗化“解读”和“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次思想、韵味,但是这种解读可能有基本共识而无标准答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也是局限于文学批评层面,我们断不会根据鲁迅故居后园“其实是两棵梧桐树”,来质疑《秋夜》作者的真伪。让“文本分析”超越文学的范畴,尤其是据此下可能对作者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应慎之又慎。

    人文世界,其纷繁复杂不亚于物质世界,但却不像物质世界那样“确定”,有大量不能用理论与经验推断解释的现象,有许多非理性、不严谨的人类行为,有许多超越“原始真实”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人文世界的多样性多一点了解,对文学和创作的多元性多一点理解,也许离“真实”与“科学”更接近。(白客)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