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倍:“不看官衔”是反思大学校庆起点

    今年,南大、东大、南师等省内九所高校将陆续迎来110华诞。官居显位、身份显赫的校友,自然成了各家邀请的重头戏。不过,2月2日,微博上一条消息却引起一时轰动:南大今年校庆接待校友只问长幼不论官位。(中国江苏网2月3日)

    当前,大学校庆不但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呈现出泛滥态势,并且,很多大学校庆一开始就抱着自我宣传和自我贴金的意图,有些甚至裹胁着媚官媚权的意图,遭到的社会诟病和非议可想而知。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南京大学不办政治校庆,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在叫好的同时,更有人充满了忧虑——“以官位排序,目前已经成为人情常理。南大校庆这种违背纲常的做法,虽是创新,却有很大风险”,换句话说,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很可能成为南京大学一相情愿的想象。那么,该如何理解南京大学尊重每一个校友的姿态呢?

    当前,一些大学校庆变成向社会捞取资本的手段,喧嚣的欢庆场面背后难以掩饰的是苍白的大学文化底色。聚焦校庆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校庆日哪些官员和名人会来;二是校庆时要不要举办歌舞晚会、邀请明星。还有一些大学校庆,热衷于编织各种关系,将校友分成若干等级,对不少大学校庆显现的嗜财如命、唯官唯上的姿态,公众诟病颇多。大学将校庆办得一团俗气,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些大学里的商业文化和行政文化取代了学术文化。因此,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就是纠偏,是对大学衙门文化、官本位的理性拒斥。

    校庆具有记载历史、舆论宣传、信息反馈、筹措经费、铸造理念等功能,当然,这些都是正向功能。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大学校庆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校庆作为一种仪式,是增强大学组织成员凝聚力的粘合剂。能够参与校庆仪式活动的基本上也都为大学组织的相关成员——师生和校友,虽然在现实中,这些参与者有着不同的角色,但在校庆活动中,却是文化共同体的一员,用“某某大学人”的称呼就是明证。唯有以宽容和豁达、平等的立场对待校友,大学校庆氛围才能感染每一位参与者,唤起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大学组织凝聚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也正是在这点上,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有着先天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我们知道,大学搞校庆,更多应该是对自己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理念的梳理和推崇,而不是集中在金钱上,集中在对权力者的追逐上,更不能以喧嚣和热闹来论成败。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把校庆打造成师生精神和文化的共享物,不能张扬独特的校庆文化,而是成为学校单方面的炫耀,即使给官衔高的校友以无上尊重,意义也有限。

    由此, “南京大学不办政治校庆,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是一种回归。道理很简单,成功的校庆是学校与每个校友的再次互动,并且,每一次校庆都提供了一次反思与展望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南京大学的姿态是反思性的,即使难以完全落实,也会让整个社会感到欣慰和看到希望。

    要认识到,校庆是大学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而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赶浪潮。那么,就大学校庆来说,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培养出了多少官员、科学家,不仅仅是迎取成功者校友的关注和目光,也是与那些用世俗眼光看来并不“成功”校友的互动。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是大学精神的应有风格。

    校友“不看官衔大小”是反思大学校庆的起点。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