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覆盖下的“为孙上学服毒自杀”

    湖北咸丰县一六旬老人潘启厚患病3年,久治不愈。为了节约费用供两个孙子读书而放弃治疗,喝农药自尽。据了解,潘启厚的小儿子于2011年患肝病去世,家中接二连三的灾难已花光6万元积蓄,并欠债14万元。(2月4日中国新闻网)

    这名六旬老人身患疾病,为减轻负担让孙子读书,最终选择自杀之路,说白了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在农村个别群体身上的集中反映,曝露出来的是时下远未完全健全和完善的医疗保障弊病。如果身患重病者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或受到一个人性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及时治疗,谁都不会想去主动“死”,“一病回到解放前”是“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一些农村群体面临的“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现实,更是部分人群游离于医疗保障之外的现实。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远远达到“全覆盖”,据资料显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已达到8.35亿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6.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也分别达到2.34亿人和1.87亿人,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大陆超过93%的人口。一些因病致贫者,一些看不起病的群体,或正是这个96.3%保障之外的3.7%、93%之外的7%,看似是一个小数点的问题,却涉及的是数千万人游离于保障机制之外。而这名老人又恰恰是这个“3.7%”中的一员。但生命不会存在偶然因素,有就是有,没有就必然面临保障无助后的“死亡”,这个“残酷”的数字正说明“漏洞”的所在。

    另一方面,即使是“全覆盖”之内的群体也未必能看得起病。农村新农合医疗在乡镇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或高达70%以上,但离开本级保障区域,到县、市医院后报销比例将降为50%左右,到省级医疗机构看病比例却将降为30%到40%。这样的比例报销,一个动辄十数万、数十万的大病医疗,对于贫困农村患者而言依然是“等死”的结果。这个现实同样是医疗保障的“漏洞”所在。

    还有一个老人为省钱让孙子上学而“自杀”的现实,同样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漏洞”。老人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要“拼命”让孙子上学,也或者说只有上了学、成为了“精英”才有可能摆脱贫困、“看得起病”。道理不差,但又恰恰侧面印证了“精英”群体占有较丰厚社会资源的现实,以及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其实也同样是导致老人“看不起病”的另一重要社会因素。六旬老人看不起病、为孙上学服毒自杀,是公民社会之耻,值得从制度和社会层面予以全面反思。涉及的社会保障领域的“漏洞”,直接与贫困与最贫困群体的生存权益相关,更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政府的“面子”。是该深入反思社会保障的“短板”也“漏洞”的时候了。(毕晓哲)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