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应有爱情的身影

    在国人的情感谱系上,接纳“情人节”、拥抱“情人节”,或许可视作特殊的转折节点。那种倾向保守、欲说还羞的爱情文化,第一次变得理直气壮、渐显张扬起来。

    一旦“谈情”变得轻而易举、稀松平常,曾有的那类朦胧的、压抑的妙趣,反倒越发稀释和冲淡。伴随着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情人节”本身的内涵、特质,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版的“2·14”,与国外的原始模样有了明显区别。诚然,这可以理解为本土文化同化力的表现,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心的嬗变呢?恰如很多人质疑的,情人节于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既不是对异域习俗的忠实承袭,它几乎不具有本民族历史记忆的影子。

    在不少人眼中,玫瑰和巧克力,香槟和烛光晚餐,电影和音乐……凡此,已足以具化“情人节”的抽象概念。甚至,超越物质符号,归纳情人节的精神特质,很多人也是信手拈来:这是一个颂扬爱情,祝福情侣,见证幸福的时刻!只是,围观现时情人节,那极端同质化的过节套路,真的很令人怀疑——千篇一律的模式,真能深入爱人的灵魂深处?那感官的刺激、肉身的狂欢,乃至商家的噱头,真可带人抵达爱情的伊甸园?抽离个性化的“谋布”,如随波逐流般安排“2·14”,甚至假节日之名行强人所难之实,着实不见太多爱情的身影。

    情人节,唯有被我们真心接受,才会内化为自己的节日。那么显而易见,正常的逻辑当是,情人节服务于人们的爱情,而不是人们的爱情拘泥于情人节。■然玉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