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学校章程体现教育理念进步

    □雷泓霈

    2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南京将在全市开展学校章程修订与完善工作,该市明确提出:学校章程,对学生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尽量少用“禁止”或“不得”等文字。有关人士介绍:“章程中没有对孩子的禁止性文字,而是明确了他们的义务,如:接受学校的教育与帮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学校章程中尽量少用甚至不用“禁止”或“不得”等文字,给孩子更多的温暖、激励和赏识,这不仅是个别文字的调整,而是整个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的巨大进步。只要我们用“蹲下去的姿态”平视孩子,走近学生,引导学生,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教育者的爱心和耐心;多一些沟通和尊重,少一些训斥和说教,孩子的自我教育驱动力就会得到激活,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 这才是快乐和有效的教育。

    教育学上有一个“南风法则”。北风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路人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劲吹,吼声如雷,行人为抵御寒气,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在轻徐的吹拂中送去温暖,让行人顿觉暖意融融,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南京市规定学校章程中少用“禁止”或“不得”,其实就是一种“教育南风”。

    今天,教育民主、尊重孩子等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但在现实当中,教育界却仍然出现了“绿领巾”、“三色本”、差生不准参加考试等诸多不尊重孩子、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事件,仍有教师对待学生傲慢、粗暴。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模糊了正常的奖罚、约束与暴力惩罚、伤害的边界,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甚至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对待孩子不仅要有“恨铁不成钢”的教育热情,更要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教育温暖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去做、去实践,尤其应该有制度化的导引,让更多教育者不敢、不能实施“北风教育”,而是更多地实施温情的“南风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南京市的做法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

    有教育学家说:“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板着面孔斥责训骂,威胁恫吓,不是严格要求,只是炙人的岩浆,令人望而生畏;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甘露。”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不仅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更当做一门艺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对孩子们多鼓励、少“禁止”,以更加有效的方法把学生教育好,让学生在幸福和快乐中成长进步。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