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采购转向也是国家意识觉醒

    □王丹雪

    400多款不同配置的自主品牌车型出现在工信部制订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合资品牌已基本无缘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采购。(2月25日《新京报》)

    采购自主品牌汽车是近年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的最给力政策。力推这项政策的有关部门和决策者,你们的责任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掌声,其他部门的决策者从此有了效仿和比对的模板。

    每年800多亿的公车采购额,这是政府为自主品牌争取到的一次机会。之所以用词“争取”,是因为合资车型无论从技术还是和政府关系的维护上,都比较强大,而且这个名录确定之后,那些合资车型是不甘心被屏蔽在这个市场外围的,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政策缝隙钻进来,某些只重利益的“经济汉奸”也会帮他们达到目的。所以,这是一项“国家意识强企”的决策,政府采购过程中将承受各种压力和破坏力,主管部门如何应对合资品牌的攻势,是决定自主品牌命运的关键因素。

    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的应用多年来一直没有进展,尤其是政策方面支持力度很小。此次政府开始用实际行动关注公务车自主化的发展,这样做的作用首先在于其示范效应。以奥迪为例,虽然目前其在公务车市场的销量仅为其总销量的10%左右,但“官车”的示范作用,直接刺激了其在私人和商务市场的销量。对自主品牌的最大支持,莫过于各级领导带头坐自主品牌车。

    公务用车使用自主品牌,是很多国家的通用做法:在韩国、日本、在俄罗斯,官员若乘坐进口轿车出行会被认为有损国体,而作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我们的公车却呈现“八国联军”状态。表面原因是官员好面子,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官员崇洋媚外,不具备一个官员应有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甚至有一小部分官员,在被洋品牌奴役的背后,其思想也被外物奴役。一个没有国家意识的官员,也不可能去考虑什么国家利益。

    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是国家意识的一次觉醒,其示范效应无疑会重振自主品牌,进而增强社会信心。人必自助而天助之。如果连政府都放弃自主品牌,又有什么理由指望普通消费者来支持它们?这个政策尽管来得有些晚,但毕竟是来了,这对正处于瓶颈期的本土汽车企业,是绝佳的机会。当然,合资车也是国产车,但如果我们只是代工生产,即使产量全球第一,仍是一个汽车小国。没有自主品牌的崛起,就不会有中国汽车的兴盛。不必否认,自主品牌完全替代合资品牌,还需要一段磨合期。民用市场和公务市场是截然不同的市场类型,自主品牌应尽快完成产品研发战略。而且本土车企应该清楚:决胜市场不能靠政策门槛支撑,最终还要凭借技术和产品。

    公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应尽快明确采购标准和程序,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不再让《政府采购法》在一些地方成为一纸空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自主品牌采购与绩效考核体系挂钩,约束采购审批权,紧缩财政预算,并建立问责机制。这样才能让自主品牌车企得到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以及长期发展的推动力量。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