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崔永元为何让记者“碰钉子”?

    3月8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一结束,一群记者就把崔永元围了起来,有的记者问,“现在还会睡不着吗?”崔永元说,我不太愿意谈私人的事,因为这是两会。(3月9日齐鲁晚报)

    “这些事不该在两会上说”──崔永元让提愚蠢问题的记者碰了个钉子。其实,类似的钉子记者没少碰——李肇星回答记者关于“对于香港特首衣着打的‘蝴蝶结’式领结您怎么看”的提问时反问:“你为什么要注意这个,你应该注意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没有注意这个。”两会不是市井的茶馆,不是家中的客厅,应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代表委员要有界限。代表委员上两会,为的是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国计到民生,多少举国关注的事情需要代表委员发诤言谠论,抒真知灼见。而媒体记者采访代表委员,应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也应有界限。不问公事问私事,不问大事问“花絮”,这样的取弃或嗜好,既丢了媒体的品位,也是对代表委员的不尊重。让这种记者碰钉子,乃是理所应当。

    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偏问,之所以有这样的错位,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两会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新闻战空前激烈。在独家新闻很难真正独家的背景下,是以剑走剑锋为圆心,以“轶事隐私”为半径的提问就成为一些记者吸引眼球的招法。还有一个因素,则是一些记者方寸之中有一个另类的“价值情结”:正面的东西,乃是清汤寡水,无滋无味;隐私内幕才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情结”如斯,自然就对正面报道不屑一顾,而对所谓的隐私、内幕之类备感兴趣,哪怕是一池清水,也想搅浑了摸出几条鱼来。

    如今做媒体,确实不容易。然而也正因为不容易,因此才更要远离低级趣味,从而真正赢得受众的认同和信赖。事实上,今天的受众对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早已嗤之以鼻,对两会报道中的剑走偏锋更是批评声众。而某些媒体和记者却“有眼不识泰山”,还在把这种东西当“卖点”,这才叫既丢了市场又跌了品位。舆论形容,每年的两会,既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又是对代表委员的履职进行“年检”。触类旁通,每年的两会,对媒体和记者的素质不也是一次“年检”吗?如果说关注什么是一面镜子,那么在这面镜子中映照出来的是媒体记者的品位,而如果说关注什么、关注谁又是媒体争夺市场的品牌,那么只关注“隐私”的媒体记者一定是输家。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