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掉一个西湖的官员咋戒酒瘾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全国政府机关饮酒量总和是每年喝一个“西湖”。就此问题,他提出了“关于推进公务用餐和公务住宿改革的建议”,希望我国能取消领导干部直接报销权。(3月12日京华时报)

    叶青代表就此提出的“企业报销制”,就有了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如实行“企业报销制”后,各级行政单位领导干部只能自己进行消费活动行为,然后签单,而不能再染指支付报销行为,也就无法再拿着亲属、朋友的餐饮、打车费等票据去报销了。

    “企业报销制”不排除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推行的举措。但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可能有效果也有着“顶层设计”功能的改革,不能完全脱离公务消费现实。以公款喝酒为例,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和官员热衷喝公款酒的原因一般有二,不排除一些官员已经将“喝酒”当成了工作的一部分,“酒是工作酒”、“醉的是公家事”,已经让部分官员上瘾;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酒企与地方经济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今年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将“矛头”对准了公务酒中的“先锋”——茅台酒,以“禁喝”建议之。但贵州省部分官员却为“茅台”喊冤叫屈,不排除有理性看待三公消费的因素,但更不能排除以“茅台”为代表的公款喜欢消费的酒的背后,有着地方经济利益的影子。2011年,茅台酒产量增加了40%,茅台集团销售收入240多亿元,利税180多亿元,上交税费94多亿元,在贵州财政收入中占7%强。充实的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的也是数以百万计人的“就业”问题,更关系地方政绩和官员官帽。让酒企所在的地方政府机关主动杜绝“公款喝酒”,无疑是让官员“割肉”。

    酒企尤其是国企中的酒企,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纠葛可不是一般的浅。日前媒体披露的茅台酒的生产车间与窖藏的库房都有编号,哪些编号对应哪些机构都是有详细规定的,比如说供应省部级、军队以及更高级的用酒,都出自不同编号的车间与酒窖,其中的奥秘在酒瓶上的那条红飘带的标号当中。足以证明酒企与政府的“关系”。2009年,湖北省汉川市下发红头文件,给市直机关和各乡镇农场下达喝本地酒“小糊涂仙”的任务,可见在酒的销路好坏上,某种意义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一样无法不“上心”。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之下,如果不剥离酒企与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再美好的制度也会被人钻空子。

    单纯属于个别官员个人的“酒瘾”,想戒掉还好些。但一旦一些地方已经将“酒企”的发展当成地方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戒得掉?一年喝一个“西湖”的酒,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拉动经济”的“瘾”所造成的,这是最让官员“爱恨有加”的“酒瘾”!也是天天喝、年年喝,乐此不疲的“根”。 (毕晓哲)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