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运灿:“高反腐满意度”徒具自我安慰价值

    5月11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表示,过去30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其中465人是省部级官员,仅2003年到2011年9年中,因贪腐被移送司法机关的就有42000余人。崔海容称,民众对防治腐败成效满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5月15日《京华时报》)

    反腐满意度高达72.7%,网友再次戏言,自从平均工资、住房、幸福度等拖后腿后,反腐满意度也拖后腿了,很不幸,自己总是数据统计中的“少数人”,愧对祖国,无颜见江东父老云云。话虽调侃意味十足,可反应的问题却很逼仄——官方数据统计与公众感知度相差甚远。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如果官方数据统计无法与公众观感一致,这般数据难免失却其积极意义。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不信任”,继而是政府公信力流失,一切总在不经意间,却又那么自然而然。对这高达七成多人满意当前的反腐工作,网友是不信的,不知道统计的官员自身是否相信?从当前的网络民意,大抵可知事实应该是——七成以上的人不认可“反腐满意度达到七成”。只是,在一个面子工程要做足的官场氛围之下,有些数据难免要反着看。如反腐满意度达到七成,应看成“反腐不满意度达到七成”,而这种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似乎更值得相信。

    更调侃地分析,公众对反腐满意度达到七成,也并非不可能,如我们对小偷、情妇、小三等人对反腐做出的“卓越贡献”,应该满意度较高。至于机制本身的反腐设计与反腐措施,暂时恐怕还达不到当前的数据统计。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反腐部门可把这“反腐满意度达七成多”当成一种激励与鞭策,不断地推进反腐机制的建设与进步。

    一个不容否认的问题是,数字这东西,本来就容易造假,如2009年就曾闹过一个笑话——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平均上涨1.5%,网友怀疑是不是小数点点错了地方,后来统计局解释调查方法,是把调查表发给房地产老板自己填写,然后汇总得到数据。那这反腐满意度,是不是也是找官员自己填写的报告呢?一个无法与公众感官达成一致的调查报告,便徒剩自我安慰价值,于公众而言,则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事实上,对反腐满意度而言,其实并非问题的关键,反腐满意度的高与低,对公众而言,兴趣不大,公众更在乎的不是反腐满意度有多少提高,因为反腐本来就是推进廉政政府的应有之义。公众更为关注的,可能是政府对反腐的态度,即是否达到零容忍的状态?机制是否完善?常规反腐是否能达到理想效果?等等。就当下而言,似乎反腐机制仍远远达不到公众期待值。

    而在调查反腐态度之外,调查触角也应更加深入,如公众为何不满意?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这些问题又是如何造成的?等等。只有调查的触角触及问题的核心本质,调查价值方可体现,其体现在数据本身上的东西,也才能与公众感观达成一致。而脱离实际的“高反腐满意度”,除了遮盖真问题之外,除了自我安慰之外,还能有更为积极的意义么?要调查,就要让调查触角深入,抵达问题核心,为调查而调查的调查,不要也罢。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