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总让民众身体来“环评”

    近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滩工业园附近村民反映园区内企业长期排污,导致周边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引起恐慌。吉安市妇幼保健医院对儿童进行免费血检,在205名儿童中仅2人轻微超标。前后两次结果大相径庭,让村民们心存质疑。吉安市青原区有关负责人称若怀疑可去权威医院再检。

    与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处理方式相比,青原区的处理有值得圈点之处:集中检查,紧急叫停12家涉及重金属企业;对园区周边儿童进行免费抽血检验,并公布检测结果;对园区及周边村庄环境、土壤进行铅元素含量专项检测;允许质疑的群众复检……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

    但一系列措施无不是在亡羊补牢。据当地村民介绍,工业园区没开工时,山清水秀空气相当新鲜;工厂开工后,空气差、噪音大,一些气味令人闻了头晕,影响睡觉。一定程度上,当地村民的恐慌,不仅是对儿童血铅超标的恐慌,更在于对工业园区产生了综合性的“恐慌症”。

    向上追溯,工业园区的规划是如何确定的?进驻企业是否都经过了环评?对前者,如果没有公开征求民众意见,没有权威论证,单是行政权力想当然地“为民做主”,就很容易变成内部操作,失去必要的民意酝酿与聚合,为“恐慌症”埋下隐患。对后者,或许存在把关不慎、环评不严的问题,这恰恰为民众恐慌于有关部门追求GDP、忽视民生提供了佐证。

    前期没有与民意的沟通互动,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公关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并非对当地有关机构存在天然的不相信,而是在工业园区规划及企业的环评上,当地有关部门已埋下了令民众不信任的“种子”。调查发现,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时常出现工业污染事件,已显示出警钟效应。消除隐患和民众恐慌,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摒弃靠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思维,在规划和发展上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对引进企业必须严格环评,强化日常环境监测,定期公开监测数据。总之,不能总让民众用身体来“环评”。

    作者:燕农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