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合:此地无“凉民证”10000本?

    利川旅游“我靠重庆”的争议广告风波未平,恩施景点旅游广告又“出位”。昨日,武汉市民刘先生向本报投诉:“景区号称要为市民颁发‘凉民证’,创意居然是谐音于日军侵略时所发的‘良民证’,很伤感情!”(7月11日长江日报)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利川“我靠重庆”的好戏还没演完,恩施“凉民证”又伤人眼球和感情,这凸显恩施旅游人文管理的缺位,可恩施旅游局工作人员却表示,今年并未推出任何关于“凉民证”的活动,这一设计应该是广告代理公司所为。这不是告诉公众:此地无“凉民证”10000本?

    其一,恩施旅游广告牌上赫然写着的“纳凉是一种福利。恩施凉民证,万人享清凉!10000本凉民证武汉市场限时发放”中的“10000本凉民证”, 恩施旅游局今年并未推出任何关于“凉民证”的活动,难道这10000本凉民证也是“临时工”制作的?让大家登陆的旅游网WWW.ESLY.GOV.CN也不是恩施旅游局办的?

    其二,恩施推出的旅游广告语竟然堂而皇之地打出“良民证”谐音的“凉民证”招牌,不仅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感情,也是其对利益追求的不择手段的自我矮化做法,众所周知,良民证是日军侵华时期对统治区老百姓进行殖民统治的证件,这是一段屈辱的、不堪回首的历史的见证。“凉民证”招牌让人记住了恩施,但更后怕恩施会用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来对付游客?

    其三, 旅游广告语涉及环境、人文、创意问题,不能靠奇特、雷人的语言来追求轰动效应,攫取公众的眼球。推介旅游环境不仅仅是视觉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要考虑到与人相匹配的各个方面,要有保证游客追求身心愉悦的心理环境,恩施让游客当日本侵占时期的“良民”,隐含民族耻辱,游客会高兴吗?广告语的设计要体现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加深文化含量的积累,毫无人文素养的施恩的“凉民证”是失去了道德底线的商业“奴化”行为,怎不引起游客反感?旅游广告语对待历史要非常尊重,而不是用谐音做苍白的模拟,给人留下的伤痛方式扩大广告效应。

    “凉民证”广告让恩施旅游业出名了,但恩施旅游局此地无“凉民证”10000本的做法会促进该地的旅游发展吗?该反思和整改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