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劳民伤财的古树进城之风

    合肥去年底从越南引进了250棵百岁以上的紫薇树,每棵成本约8万—10万元,首批98棵已集体死亡。引进单位称,他们正在想方设法补救,最终可能会送到家具厂(本报今日A19版)。

    这些年,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中引进名木古树的不止合肥一个城市,在我们很多城市管理者看来,城市的绿化工程要立马见效果,等不及小苗慢慢成长,于是,银杏、水杉、香樟等“贵族树”成了很多城市竞相引进的品种。几年前,有一个海滨城市引进一批名贵香樟树,结果没多久便“全军覆没”;重庆为打造“森林重庆”,曾从外地大量引进银杏树,到了“无银杏、不景观”的地步。

    “人挪活,树挪死”,这是常识,古树之死,表面看是气候、土壤等水土不服的原因,而背后,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中的理念偏差才是主因。

    与引进名木古树相同,大广场、大绿地、大立交,还有不断被刷新的第一高楼,近年来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让人目不暇接。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还是一种封闭的城市化思维,城市管理者考虑得更多的还是现有市民阶层的福利。只不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这种封闭的城市化思维实在是舍本逐末。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