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娘和媳妇先救谁”是道德暴力陷阱

    老娘和老婆同时落水,先救谁?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甚至被问及过这个考验男人的经典问题。7月22日,这一幕在安徽真实上演:面对同时落水的母亲和妻子,28岁的小伙子郭某,先救起了妻子,又赶紧将母亲救上岸。事后,娘说“我不生气”,但爹表示,他很生气(7月25日《扬子晚报》)。

    娘和媳妇同时落水,先救谁?这看上去真是一个问题。父母有生养之恩,作为子女拯救母亲于水火之中,不仅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定义务;但妻子亦是至亲,面临危难岂可不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母亲和妻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可谓是人生平行的两端,没有孰轻孰重,当两条线在危机关头出现“重叠”,“先救谁”都让人进退两难。

    这显然正是“娘和媳妇先救谁”命题引发舆论关注的关键所在。然而,笔者搞不明白的是,救人无分先后,无论是先救母亲还是先救妻子,都大可理直气壮无可厚非,为什么非要假以道德的名义,在“先救谁”上浪费无谓的口水——“先救了谁”就一定意味着“对不起谁”吗?这是一种何等悖谬的逻辑!

    同样的问题设定,在西方国家一定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当危难来临,更应考虑的是救人的行为理性,“先救谁”要看具体情况,而不是根据道德情怀——甚至,想到先救谁就去救谁,不能说先救了媳妇,就是对母亲的不孝和不仁不义。这才符合正常的人性。若是在救人之前,还要进行一番“挣扎”和“抉择”,只能说明救人的行为理性中掺杂了太多虚幻和狭隘的东西。

    在笔者看来,“娘和媳妇先救谁”——这种极具强迫性的道德意淫,反衬出我们在道德价值观中的假大空和虚火一面——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总是做得太少而喊得太多,对别人苛求太多而对自己检视太少,道德的主张很容易异化为道德的暴力——不管能不能做到,也不管怎么做才更理性,都须先满足心理上、道德高点上的快感。

    如果说充斥于互联网平台上的“人肉搜索”和一哄而上,代表着一个极端的道德专制,那么,“娘和媳妇先救谁”的炮制出炉则隐喻着另一个极端的道德暴力,是披着道德外衣的、被娱乐化了的网络正义。这种自设自问、无事生非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暴力命题,在这方面喋喋不休,实际上是对道德的戕害。当然,对于一些哄客们来说,“先救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围观”过程中的情绪宣泄和欲望满足。

    如此,何益?

    (山东 陈一舟)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