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碗“爱心粥”树立慈善样板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慈善组织建设的问题,比如社会公信力有待提高;也有政策方面的掣肘,比如税收减免额度偏低、退税程序繁琐等。但最根本的是公众慈善意识不强、社会缺乏慈善文化,有的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还属于热情型,正所谓“大灾大手笔,小灾小手笔,平时无手笔”。对企业而言,慈善尚未内化为企业文化;对公众而言,慈善也没有成为生活方式。在有关慈善的评述中,有一种能给当今的慈善事业以有益的启示:给予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荣耀;慈善未必是普遍的义务,但一定是人人的权利。40万碗“爱心粥”低调持久,并不震天动地,却是人间烟火里的慈善情怀,是真正的慈善样板。

    细节见证品质,慈善传统的接续,首先是慈善文化的传承。这方面,政府需要合理引导,媒体需要挖掘报道,富人需要“为富更仁”,公众需要广泛参与。送人热粥,手有余香,它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受益者来说,却能解燃眉之急、度困境之危,乃至点亮生活希望,改变人生命运。

    “爱心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慈善文化课,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常存善念、坚持善行,美好的生活将在点点滴滴中创造。徐娟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