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暴雨预警有备无患好过有患无备

    例如,在香港,天文台与传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气异常,电视台、广播、网站等,都会把最新的天气资讯摆放在显眼位置;地铁、商场、住宅小区、医院等公共场所,都会悬挂标准化的天气预警级别。尽管常有人抱怨天文台发布的预警是“虚惊一场”,但香港市民普遍把天文台的预警“当回事儿”。

    很多地方的民众之所以对气象预警失误有颗平常心,显然是看到,与灾难带来的惨重代价相比,几次预警失误所带来的生活不便其实算不上什么,这样的失误,恰恰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绝对安全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此次无论是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大范围预警,还是消防、排水部门在预警并非最高级别下严阵以待,单位让员工提前下班避雨,都是尊重生命的进步。天灾,事前完全没有人可以说得准,“有备无患”总比“有患无备”好。

    另外,也应看到,“全城躲雨”也说明,社会的防灾意识提高了。当天,很多企业表示只要不影响工作,员工可以回家办公,或者主动放假,让员工提前回家。很多市民也取消了晚上的社交活动,一些酒店门庭冷落。有这样的一种“全城戒备”状态,恐怕真的有大暴雨降临,也不会给大家带来多少影响。

    不过,这次并不多见的“全城躲雨”,与大家刚刚经历了一场61年最大暴雨有关。当灾害记忆慢慢褪色,无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还是普通市民,是否还能这样谨慎应对?才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要保证“全城躲雨”成为常态,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机制,什么级别的预警,处于社会不同位置的人该有怎样的应对,要有相对固定的预案。这有待政府和市民一起探索和完善,而不能每次都“跟着感觉走”。

    □新京报评论员 于平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