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钟哲:我们走不出“囚徒”的困境?

    医生退回车祸患者家属的500元红包,却被误以为得了车主的好处。而医生建议已经治愈的患者出院,停止了一些消炎用药,加剧了这种猜疑。患者两名家属在江西高安市人民医院门口堵住医生,将其头部打伤。(7月26日《华商报》)

    有网友就此论道,(医生)收红包,就对不起救死扶伤这个天职,就没有医德。而不收,又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种种猜疑。感慨做医生是多么的危险。因此他问:现在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

    这让我想到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囚徒困境”。简单地说,两个隔离待审的犯罪嫌疑人,彻夜都在为招与不招纠结难眠。一个想,如果我坚持不招,他也不招,顶多各判一年徒刑。但如果我不招他招了,我就要坐十五年的牢房。反过来,我招了他不招,我主动立功可获释放。倘若我招了他也招了,我俩都会坐十年牢的。为此利害权衡,他们辗转反侧困惑不已。这就是“囚徒困境”。

    比照上面的例子,家属送给医生红包,想必一是感谢医生辛苦,二是希望治疗周到。但医生退还红包,患者家属不是从医生职业道德方面考虑,而是纠结于是否收了肇事车主的更多好处,继而迁怒医生,并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这种心理,也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如今社会上,类似“困境”比比皆是——加塞与排队、行贿与受贿、伪劣与造假、送礼与求人……从中都能找到这种心态。其结果,囚徒永远都是囚徒,总是走不出困顿的泥淖。比如,官员为了晋升使用行贿手段,但当越来越多的官员采取这种方式,非但贿值越升越高,而且也随之增加了办事的难度。就算如愿以遂,他仍然无法自拔,从此金盆洗手,还会陷进新的困境之中。他也许会想,我不受贿,别人也会照收不误,况且我的晋升成本,也需要有所回报啊。

    以上事实证明,当个体的“理性”行为加入到一个整体过程中时,往往可能变成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人人都想投机得利,结果都会成为输家;人人都想成为刀俎,结果一道成了鱼肉。——患者家属先送红包后又出手加害,最终将被法律制裁,成为真正的囚徒,这就是辩证法的公正与无情。所以,为了不被生活所愚弄,人们,还是不要去做囚徒的好。

【责任编辑:霍骋远】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